[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94046.2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艳;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艳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6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直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装置,包括给药柱,所述给药柱内部的左侧设置有储药箱。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电动伸缩杆可以推动推板向右运动,推板可以推动药液进入给药头的内部,给药孔可以将药液输送至直肠内部,微型流量计可以对药液的剂量进行检测,提高了装置的精度,右端呈半球状的给药头,可以减少阻力,同时均匀分布的给药孔可以增加直肠内壁与药液接触面积,提高了装置的治疗效果,不锈钢材质制成的给药柱和外柱,提升了装置强度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拧动第二外套筒,即可完成给药头与给药管的拆卸,拧动第一外套筒,即可完成给药管与第二连接管的拆卸,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在消化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直肠给药装置。
现有技术方案(如CN212631425U所公开的的实用新型专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做出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直肠给药器,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拧动转把,操作难度,且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药液进行均匀分散,治疗效果较差,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缺陷和问题,本消化内科直肠给药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推动推板向右运动,推板可以推动药液进入给药头的内部,给药孔可以将药液输送至直肠内部,微型流量计可以对药液的剂量进行检测,提高了装置的精度,右端呈半球状的给药头,可以减少阻力,同时均匀分布的给药孔可以增加直肠内壁与药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装置的治疗效果,不锈钢材质制成的给药柱和外柱,提升了装置强度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拧动第二外套筒,即可完成给药头与给药管的拆卸,拧动第一外套筒,即可完成给药管与第二连接管的拆卸,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装置,包括给药柱,所述给药柱内部的左侧设置有储药箱,所述给药柱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内箱,所述给药柱的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内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流量计,所述微型流量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微型流量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右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套筒,所述第一外套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右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外套筒,所述第二外套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给药头,所述给药头的外侧开设有给药孔,所述给药柱左端的外的固定安装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给药柱左端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伸缩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给药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外柱,所述外柱内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外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外柱上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第二通气孔可以将空气输送至外柱的内部,第一通气孔将空气输送至推板的左侧,确保推板可以水平运动,防尘网可以对灰尘进行阻隔,有效避免灰尘进入给药柱的内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给药柱和外柱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给药柱与外柱的外径相同,所述凸块等间距分布在给药柱的外侧,不锈钢材质制成的给药柱和外柱,提升了装置强度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等间距分布的凸块可以增加给药装置于人手的接触面积,避免给药装置从人手滑落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侧延伸至储药箱的内部,所述储药箱、第一连接管、给药管和给药头相互接通,第一连接管可以将药液输送纸微型流量计的内部,微型流量计可以对药液的剂量进行检测,第二连接管可以将药液输送至给药管的内部,给药管可以将药液输送至给药头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艳,未经张忠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4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绵成型装置及一种海绵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