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92872.3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3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博杰;李筱荣;刘琳;杨萌;刘勃实;石怡;焦明菲;庞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C19/56 | 分类号: | G01C19/56;G08B21/18;G08C17/02;A61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手机 app 实时 动态 监测 患者 术后 头部 位置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包括外壳、PCB电路板、垫片、眼镜、伸缩绑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时监测患者头位,及时发现患者头位偏离,辅助医护人员及患者及时纠正;自主研发与本专利相关APP及数据云平台,每个患者的头位数据都可保存在患者手机及数据云平台中,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数据对患者进行术后恢复情况的评估;可通过相应APP实现各种模式切换及开关的控制,且数据传输不终止;续航时间长,且支持多种有线充电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仪,具体为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属于眼科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有效手段。术中在玻璃体腔内注入眼内填充物,如硅油、惰性气体、清洁空气等。目的是利用其表面张力及上浮力顶压视网膜封闭裂孔,帮助视网膜解剖复位。硅油一般需要术后3~6个月通过再次手术取出,惰性气体一般1个月方可吸收,清洁空气一般在2~7天吸收。术后患者在此期间需保持正确的俯卧位并维持一定时间,如采取的体位姿势不当或时间不足,则可能引起裂孔未闭或视网膜复位不佳甚至再次脱离,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头部是否发生偏移进行检测。
针对现有的检测装置,一种为监测头位装置:带有重力和倾斜补偿的小型电池驱动的电子传感器。用头带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测量结果保存在存储卡内。当患者的俯卧位置角度<45°或右侧或左侧侧卧位置角度<45°时,传感器将向患者发出声音或振动“报警”。警报立即响起,并持续响起,直到病人回到正确的姿势,还有一种为头部姿态监测仪:依据头部弧度固定于头部的连接耳机的弧形夹具,内置角度传感器、TF卡播放功能的语音模块和电源模块。有线供电及电池供电两种方式,电池续航时间18h。角度范围一般设为水平度数±25°,当头位的角度偏离设定范围时,报警装置启动并语音导向,患者根据提示调整头位至正确。
而对于上述两种检测装置,存在如下问题:一、只能记录患者正确体位的时间,无法实时监测患者体位情况;患者体位数据提取方式较繁琐;二、电池容量有限,待机时长受限。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包括外壳、PCB电路板和眼镜;所述外壳与眼镜构成该检测仪的主体结构,所述外壳安装在眼镜的其中一个镜框上,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垫片上,且所述垫片与外壳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眼镜上设置有伸缩绑带,且所述伸缩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眼镜的两侧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电路板上集成有Nordic系列蓝牙芯片、Invensense系列惯性传感器、1027扁平马达、以及充电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USB-TYPEC充电口以及开关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电路板通过Nordic系列蓝牙芯片与患者的手机终端APP进行信号传输连接,APP可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且APP将实时显示患者当前头位数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电路板通过Nordic系列蓝牙芯片传输到患者手机终端APP的数据通过4G/5G或WIFI网络上传至云数据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可实时监测患者头位,及时发现患者头位偏离,辅助医护人员及患者及时纠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未经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2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材料的缝隙填充结构及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扫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