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拉伸性能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90103.X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4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巍;周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6;G01N3/04;G01N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超级 电容器 拉伸 性能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拉伸性能检测设备,包括:底板、侧板和夹具,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端两侧,夹具设置有两对,两对夹具上下相对,下方的一对夹具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上端两侧,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板,上方的一对夹具分别安装于升降板的底端两侧,升降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红外测距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两组夹具,在检测时,两对夹具可以固定两个不同的电容器进行对比检测,十分简单方便,无需进行两次检测,并且每个夹具的一对夹头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拉伸性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超级拉伸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器件,近年来,被应用于各种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柔性、可拉伸性、体积小等特点,比起一般的供电单元更方便安装使用。
现有技术下,在对超级拉伸电容器的拉伸度进行检测时,一般是将单个电容器夹持在拉伸度检测机上,通过游标卡尺进行检测,但利用此种方式对一组电容器做对比检测时,需要进行两次检测,检测过程比较麻烦,并且游标卡尺读数时容易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对超级拉伸电容器的拉伸度进行检测时,一般是将单个电容器夹持在拉伸度检测机上,通过游标卡尺进行检测,但利用此种方式对一组电容器做对比检测时,需要进行两次检测,检测过程比较麻烦,并且游标卡尺读数时容易出现误差,为此提供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拉伸性能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拉伸性能检测设备,其包括:底板、侧板和夹具,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端两侧,所述夹具设置有两对,两对所述夹具上下相对,下方的一对所述夹具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上端两侧,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板,上方的一对所述夹具分别安装于升降板的底端两侧且与下方的一对所述夹具对应,所述升降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红外测距器。
优选的,每个所述夹具均包括一对夹头和一个固定座,每个所述固定座内部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固定座的上下相对侧设置开口,所述固定座的滑槽两端槽壁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每对所述电动伸缩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块,每对所述内块均滑动连接于固定座的滑槽内,每对所述夹头的底部(即远离夹头头部的一侧)与相应的内块固定连接,每对夹头相互靠近夹持住电容器上部,电容器即可被夹持稳固,每对夹头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对不同尺寸的电容器也同样适用。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上端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包括横杆和两个底块,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两个所述底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横杆的底端两侧,限位杆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红外测距器上升时与横杆底端产生碰撞。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竖向槽,所述侧板的竖向槽内均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均包括电机,每个所述电机均固定连接于相应的侧板的竖向槽底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相应的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侧板的竖向槽顶端,所述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每个所述升降块均滑动连接于相应的侧板的竖向槽内,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于两个升降块之间,通过两个调节杆可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便于对电容器上端进行拉伸。
优选的,所述底块的竖向长度均大于红外测距器的长度,当红外测距器上移至最大高度时,红外测距器下端的升降板表面会接触底块,使得升降板无法继续上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两组夹具,在检测时,两对夹具可以固定两个不同的电容器进行对比检测,十分简单方便,无需进行两次检测,并且每个夹具的一对夹头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容器。
通过设置红外测距器,红外测距器可以测出红外测距器与上方横杆之间的距离,无需人工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数据,方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0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拓展训练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