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桡动脉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87453.0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李莎莎;牟华明;朱锋;尹丽;庞小华;张建明;杨建军;邵江;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龙;李莎莎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桡动脉 止血带 | ||
本发明主要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的止血,具体为新型桡动脉止血带。包括弹力绷带,所述弹力绷带内表面设置有粘胶,为自粘性绷带,其头端内表面上设置有止血垫。所述止血垫凸起设置于弹力绷带内表面。弹力绷带绑缚在身体后,凸起的止血垫受力压迫住穿刺点。其步骤为:止血带取出后,将头端止血垫覆盖患者穿刺点并用力按压住止血垫,再拔除鞘管;拔除后,将弹力绷带环形缠绕患者部位4‑6圈,并粘贴固定,将止血垫绑缚紧贴在穿刺点上进行止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止血带,主要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的止血,具体为新型桡动脉止血带。
背景技术
止血器,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次性止血器械,较多的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的压迫止血。现有的桡动脉止血装置多为气压压迫式止血器件,结构复杂,经常因注气口的设计气密性不够,会有漏气现象,另外在操作时候,需要采用胶带对止血器进行固定,充气气囊位置对准压迫点,但操作时很难相对固定,容易产生滑动,移位的现象,不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另外止血器都是一次性使用,单个成本较高,给患者增加了医疗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压迫止血器成本高、操作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经济实惠,操作简便的止血带及其止血方法。
新型桡动脉止血带,止血带包括弹力绷带,所述弹力绷带内表面设置有粘胶,为自粘性绷带,其头端内表面上设置有止血垫。
所述止血垫凸起设置于弹力绷带内表面。弹力绷带绑缚在身体后,凸起的止血垫受力压迫住穿刺点。
所述止血垫为叠层的止血纱布、明胶海绵、或止血棉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
新型桡动脉止血带,其结构简单,采用常见材料,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降低医疗成本,配合手动操作,止血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1弹力绷带,2止血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新型桡动脉止血带,如图1、图2所示,由弹力绷带1和设置在其上的止血垫2组成。弹力绷带1内表面设置有粘胶,为自粘弹性绷带,在其头端内表面上设置有厚3-5cm凸起的止血垫2,止血垫2为叠层的止血纱布、明胶海绵、或止血棉中的一种制成,为常见的止血材料。弹力绷带1按成人手臂部位缠绕4-6圈长度设定。制成后的新型桡动脉止血带经过消毒、无菌处理后单个独立包装。
新型桡动脉止血带的止血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一)止血带取出后,将头端止血垫(2)覆盖患者穿刺点并用力按压住止血垫(2),再拔除鞘管;
(二)拔除后,将弹力绷带(1)环形缠绕患者部位4-6圈,并粘贴固定,将止血垫(2)绑缚紧贴在穿刺点上进行止血。缠绕的松紧度,可根据弹力绷带拉伸程度来观察,或根据经验把握。
(三)术后三小时内,如出现渗血,则需加强止血,拉紧绷带或更换新绷带。
(四)术后三小时后,无特殊情况出现,则可松解止血带。
新型桡动脉止血带,结构简单,成本低,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操作简便,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非常适合用于术后穿刺部位的快速止血。
综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生产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龙;李莎莎,未经王海龙;李莎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87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墙面竖直龙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波供热带式焙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