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83586.0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0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广;邝志强;曾福;梁沃培;钟志和;刘锦棠;王海生;王铭聪;谢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志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陈双喜 |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翘翘 原理 浮起 固定 双色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包括后模和与后模配合使用的硬胶前模和包胶前模,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硬胶型腔,包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包胶型腔,后模上设有顶针板,顶针板上设有伸入硬胶型腔的顶针,顶针板的后侧设有用于控制顶针板活动的跷跷板,跷跷板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模上,后模上设有控制跷跷板绕转轴转动使顶针板向前活动的第一抵压杆和控制顶针板向后活动的第二抵压杆,硬胶前模面设有与第一抵压杆对应的第一抵压部,包胶前模设有与第二抵压杆对应的第二抵压部。本实用新型采用跷跷板原理控制顶针伸缩,实现硬胶预留孔位给包胶填充,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模具组装调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可由一套或两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配套来生产出产品。现有的一些双色注塑产品在生产时先成型出硬胶,然后在硬胶外成型出包胶,为了便于硬胶与包胶结合,通常需要在硬胶成型时预留孔位给包胶填充,但现有的双色模具结构设置复杂,导致制造成本高,模具组装调试不方便,成型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其采用跷跷板原理控制顶针伸缩,实现硬胶预留孔位给包胶填充,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模具组装调试,提高成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翘翘板原理浮起固定针板的双色模结构,包括后模和与后模配合使用的硬胶前模和包胶前模,所述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硬胶型腔,所述包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形成有包胶型腔,所述后模上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有伸入硬胶型腔的顶针,所述顶针板的后侧设有用于控制顶针板活动的跷跷板,所述跷跷板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后模上,所述后模上设有控制跷跷板绕转轴转动使顶针板向前活动的第一抵压杆和控制顶针板向后活动的第二抵压杆,所述硬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抵压杆对应的第一抵压部,所述包胶前模面向后模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抵压杆对应的第二抵压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抵压部为第一抵压块,所述第二抵压部为第二抵压块,所述第一抵压块与硬胶前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抵压块与包胶前模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胶前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抵压块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抵压块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所述包胶前模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抵压块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抵压块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胶前模上设有与第二抵压杆对应的第一让位槽,所述包胶前模上设有与第一抵压杆对应的第二让位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跷跷板的一端与第一抵压杆的下端抵触,另一端与顶针板的后表面抵触,所述第二抵压杆的下端与顶针板的前表面抵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胶前模上设有与顶针对应的插针,所述插针的后端伸入硬胶型腔中,硬胶前模与后模合模时,插针与顶针抵触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针后端的直径小于顶针前端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志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志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83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相色谱仪的风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面玻璃覆膜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