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锻后控温入水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81968.X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1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姚松根;于丰;张进;贺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1/63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 地址: | 21003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后控温入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锻后控温入水机构,包括移动装置、入水推动装置和外框架,所述外框架顶部安装有摆放台,所述移动装置和入水推动装置均安装在外框架上,所述移动装置推动摆放台上的锻件至入水推动装置前方,若温度检测合格,入水推动装置将锻件推入水中,若温度检测不合格,移动装置将锻件推动至不合格品框中,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锻件热切后温度不合格,造成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锻后控温入水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锻后余热淬火工艺中,由于人工锻造时,锻造与切边间隔时间较长,切边后的锻件在入水前均能达到余热淬火的入水温度要求;但是由人工锻造改为自动化锻造后,锻件从锻造到切边的时间间隔缩短,锻件热切后温度均高于余热淬火的入水温度要求;若直接让锻件入水,会影响产品品质,增加废品率;若等待锻件降温,会影响生产节拍,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后控温入水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锻件热切后温度不合格,造成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后控温入水机构,包括移动装置、入水推动装置和外框架,所述外框架顶部安装有摆放台,所述移动装置和入水推动装置均安装在外框架上,所述移动装置推动摆放台上的锻件至入水推动装置前方,若温度检测合格,入水推动装置将锻件推入水中,若温度检测不合格,移动装置将锻件推动至不合格品框中。
优选的,所述入水推动装置推动锻件移动的方向与移动装置推动锻件移动的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浮动板和隔板,所述外框架中部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导轨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导轨上设有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车轮,所述车轮安装在底座的下方,所述底座与第一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浮动板连接,所述浮动板上均布有若干隔板,所述底座的底面通过连接块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的缸体与外框架固定连接,第一气缸推动浮动板以及隔板上下移动,第二气缸推动底座以及底座上方的浮动板和隔板前后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若干垫板,所述垫板与浮动板之间安装有导柱导套。
优选的,所述摆放台上开设有供隔板上下运动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摆放台上安装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安装在隔板运动的前方,测温不合格的锻件通过第一滑板滑入不合格品框中。
优选的,所述入水推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摆放台上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将测温合格的锻件推入水中。
优选的,所述摆放台上安装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安装在所述推杆运动的前方,测温合格的锻件通过第二滑板滑入水中。
优选的,还包括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对推送至入水推动装置前方的锻件进行测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配合锻造切边自动化,延长锻件从切边到入水的时间间隔,且能监测锻件的入水温度,保证了产品品质,降低了废品率,缩短了生产节拍,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架、2导轨、3车轮、4第二气缸、5底座、6垫板、7摆放台、8隔板、9导套、10导柱、11浮动板、12第一气缸、13连接块、14第一滑板、15第二滑板、16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819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蛇骨装置及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散射式低能见度预警检测仪的存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