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9943.6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芝鑫;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驰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B1/28;H02B1/56;H02J7/35 |
代理公司: | 安徽盛世金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6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动态 无功 补偿 成套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无功补偿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包括电容柜,所述电容柜内设置有无功补偿电器元件,且电容柜下表面两边处均焊接有底座,所述电容柜上表面处焊接有防雨盖板,所述防雨盖板呈三角形结构,且防雨盖板上表面两边处均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电容柜正面铰接设置有防护门,且电容柜远离防护门的一边内侧壁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防护门靠近限位槽的正面一边处设置有第一叶片锁,所述第一叶片锁的转动端处设置有锁卡机构,所述电容柜靠近限位槽的正面一边处设置有第二叶片锁,所述第二叶片锁的转动端处设置有限位机构,本申请可提高对无功补偿电器元件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功补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无功补偿全称无功功率补偿,是一种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的技术设备,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
现有的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一般是将各组无功补偿电器元件设置在电容柜内,部分电容柜因工作需要被放置在室外进行作业,但现有的电容柜和防护门的锁止结构简单易受到人为撬开破坏,而导致电容柜内的无功补偿电器元件受到盗窃或损坏的问题,导致对无功补偿电器元件的保护效果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无功补偿电器元件的保护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包括电容柜,所述电容柜内设置有无功补偿电器元件,且电容柜下表面两边处均焊接有底座,所述电容柜上表面处焊接有防雨盖板,所述防雨盖板呈三角形结构,且防雨盖板上表面两边处均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电容柜正面铰接设置有防护门,且电容柜远离防护门的一边内侧壁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防护门靠近限位槽的正面一边处设置有第一叶片锁,所述第一叶片锁的转动端处设置有锁卡机构,所述电容柜靠近限位槽的正面一边处设置有第二叶片锁,所述第二叶片锁的转动端处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电容柜靠近防护门的侧壁一边处开设有网格状进风口,且电容柜远离进风口的一边侧壁处开设有网格网出风口,所述电容柜靠近出风口的一边内侧壁处设置有散热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容柜、防护门、限位槽、限位组件、第一叶片锁、锁卡机构、第二叶片锁和限位机构,闭合防护门,拧动第一叶片锁,从而带动连接杆和锁止杆随之转动,进而使锁止杆转动至限位槽内抵接电容柜内侧沿壁处,使档杆限位抵接锁止杆的锁止位置,再拧动第二叶片锁,从而带动连动杆和限位杆随之转动,进而使限位块与限位孔随之限位卡接,使限位杆抵接锁止杆的所处位置,便于双向限位卡接锁止杆,使限位杆与电容柜之间的锁止连接结构稳固,有利于避免防护门受到人为撬开破坏,而导致电容柜内的无功补偿电器元件受到盗窃或损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对无功补偿电器元件的保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板和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与太阳能板电连接,所述安装板横向焊接在电容柜靠近出风口的一边内侧壁处,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安装板上表面处,且散热风机的输出端位于朝向出风口的一侧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板和散热风机,当电容柜内温度升高时,启动散热风机,经出风口高效排出电容柜内的热量,便于及时对电容柜内起到降温效果,有利于避免无功补偿电器元件因作业环境温度过高而受损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档杆,所述档杆焊接在限位槽靠近锁卡机构的一端内壁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档杆,便于限位抵接锁止杆的锁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驰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驰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9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极性高压固态电子开关
- 下一篇:一种铝管二次内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