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口腔治疗用撑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6321.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毅;袁青;朱俊烨;郑森龙;杜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渊毅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A61C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口腔 治疗 撑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口腔治疗用撑开装置,包括下撑板和上撑板,所述下撑板与所述上撑板的相视侧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下撑板的左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下撑板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收集器,所述下撑板与所述上撑板的相背侧均设置有咬合垫,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插块,本新型方案在第一抽取唾液时,通过快速的向右侧抽拉活塞杆,使负压管内腔的气压远小于外部气压,同时唾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由收集器收集,通过均匀设置气压孔,使负压管内腔的气压能够逐步的与外界气压同步,使能够进行二次甚至多次负压操作,后续的负压操作同上述步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口腔治疗用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
但是人在口腔开合或者紧张状态下,口腔内的唾液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因此在检查口腔的过程中,需要排出病人分泌的唾液,不然会增加病人的不适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体式口腔治疗用撑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口腔治疗用撑开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但是人在口腔开合或者紧张状态下,口腔内的唾液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因此在检查口腔的过程中,需要排出病人分泌的唾液,不然会增加病人的不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口腔治疗用撑开装置,包括下撑板和上撑板,所述下撑板与所述上撑板的相视侧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下撑板的左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下撑板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收集器;
所述下撑板与所述上撑板的相背侧均设置有咬合垫;
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插块,所述插块横向设置于所述下撑板底部右侧的内腔,所述插块的底部安装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内腔的右侧横向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左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右端位于所述负压管的外部,所述负压管左端口的外部设置有扭盖,所述扭盖与所述负压管相视侧的间隙处设置有橡胶塞,所述负压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气压孔。
优选的,所述抬升组件包括啮合扭杆,所述啮合扭杆设置于所述上撑板内腔的左侧,所述下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位于所述下撑板内腔一侧的外部设置有啮合轮,所述啮合扭杆上部与左右两侧所述啮合轮的外部设置有链带,所述承重柱的内腔螺接螺杆,所述上撑板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顶块,所述螺杆的顶端与所述顶块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撑板内腔顶壁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受力弹簧,所述受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的顶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撑块,所述撑块设置于所述下撑板的右侧,所述下撑板右侧的内腔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凸起处于所述撑块内腔的凹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下撑板右侧内腔的底壁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压块底部的左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器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设置于所述负压管内腔的左侧,所述储液袋的连接口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另一侧的两端口均贯穿所述扭盖本体,所述连接软管的两端口均连接有吸附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第一抽取唾液时,通过快速的向右侧抽拉活塞杆,使负压管内腔的气压远小于外部气压,同时唾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由收集器收集,通过均匀设置气压孔,使负压管内腔的气压能够逐步的与外界气压同步,使能够进行二次甚至多次负压操作,后续的负压操作同上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渊毅,未经李渊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6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