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5984.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9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许仕德;徐增林;郭仰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耐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田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章阁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充电 弹开保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充电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包括:第一套壳、第二套壳、扣合组件,扣合组件包括自锁扣件和扣孔,自锁扣件设置有扣齿,扣孔设置于第一套壳,自锁扣件可活动的设置于第二套壳;扣齿与扣孔配合设置;互斥磁体组件,包括两个互斥布置于容置腔的磁体,两个磁体分别设置于第一套壳、第二套壳。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不仅具有保护耳机充电盒的作用,而且在扣合后可与耳机充电盒连接稳定,解除扣合后可带动耳机充电盒的盒盖相对盒体弹开,易于取用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充电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
背景技术
TWS耳机充电盒用于收纳、保护无线蓝牙耳机,并为耳机充电,一般包括可相对旋转打开的盒盖和盒体,现有的耳机充电盒为了控制体积一般在盒盖和盒体之间不设置扭簧,需要手动掰开才能打开盒盖。消费者喜欢个性化的电子产品,往往会购买造型多样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套,现有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套一般是一层塑胶软套通过静电吸附于盒盖和盒体,塑胶软套与盒盖、盒体易甩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具有扣合组件使得与耳机充电盒连接稳定,且可带动盒盖相对盒体弹开,易于取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包括:第一套壳,用于套于耳机充电盒的盒盖;第二套壳,用于套于耳机充电盒的盒体;扣合组件,包括自锁扣件和扣孔,自锁扣件设置有扣齿,扣孔设置于第一套壳,自锁扣件可活动的设置于第二套壳;扣齿与扣孔配合设置;互斥磁体组件,包括两个互斥布置的磁体,两个磁体分别设置于第一套壳、第二套壳。
进一步的,所述自锁扣件的中部铰接于第二套壳,自锁扣件还包括按压部,按压部和扣齿分别位于自锁扣件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扣齿与扣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按压部弹起的弹性体,弹性体位于按压部与第二套壳的主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与第二套壳的主体为一体的,由第二套壳的主体的局部向外凸起/翘起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的前表面各设置有一容置腔,磁体位于容置腔内;扣孔设置于容置腔一侧;第二套壳设置有容置槽,自锁扣件位于容置槽内,容置槽的槽底向外翘起形成为弹性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的后表面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连接部为软质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自锁扣件位于耳机充电盒的盒盖的开口端,当扣齿与扣孔扣合时,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相对锁定,此时无法打开盒盖,且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无法从耳机充电盒脱离;活动自锁扣件使得扣齿与扣孔解除扣合,则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解除锁定,此时在两个互斥布置的磁体的作用下,盒盖被弹开,易于取放耳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自弹开保护套,不仅具有保护耳机充电盒的作用,而且在扣合后可与耳机充电盒连接稳定,解除扣合后可带动盒盖相对盒体弹开,易于取用耳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和耳机充电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和耳机充电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套壳11—容置腔
2—第二套壳21—容置槽22—弹性体
3—磁体
4—扣合组件
41—自锁扣件411—按压部412—扣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耐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耐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5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持续性湿化使用的管式雾化面罩
- 下一篇:一种积木组合式攀援植物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