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70169.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联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9;H01B7/28;H01B7/02;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电力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内支撑管,内支撑管内部设置有填充层。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内支撑管外部设置有防火层和防腐层,使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具备防火性和防腐性,且使防护效果得到提高,在导线表面设置有绝缘层,避免相邻导线之间发生干扰,在防火层表面设置有缓冲层,且在缓冲层内部开设有缓冲腔有效防止外界冲击力对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内部造成损害,有效提高其整体的使用寿命,在缓冲层表面设置有屏蔽层,可以避免外界电磁力对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内部导线造成影响,通过在防腐层外侧设置有耐磨层,对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是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等领域的电缆,具有PVC绝缘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热好、负载能力强、不熔化、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通信、通电的需求日益增多,许多地方需要铺设电缆。电缆中的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常用于城市的地下电网、工矿业供电输电线以及发电站引出线路等,但是现有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安全性能差,而且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稳定性较差,导致使用寿命减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内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内部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外表面与内支撑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内部从前往后沿内支撑管轴线贯通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部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壁与导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管表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内壁与内支撑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火层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壁与防火层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层表面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壁与缓冲层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层表面均匀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内壁与屏蔽层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腐层表面均匀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内壁与防腐层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孔为三个,三个所述放置孔均匀设置在内支撑管轴线外侧,所述绝缘层外表面与放置孔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内部从前往后沿内支撑管轴线方向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围成一圈均匀设置在缓冲层内部,在防火层表面设置有缓冲层,且在缓冲层内部开设有缓冲腔有效防止外界冲击力对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内部造成损害,有效提高其整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内支撑管厚度为5mm,所述内支撑管由高强度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填充层半径为30mm,所述填充层由石墨烯材料制成,所述防火层厚度为4mm,所述防火层由阻燃雪尼尔层材料制成,在内支撑管外部设置有防火层和防腐层,使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具备防火性和防腐性,且使防护效果得到提高。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厚度为5mm,所述绝缘层由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制成,在导线表面设置有绝缘层,避免相邻导线之间发生干扰。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厚度为10mm,所述缓冲层由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屏蔽层厚度为3mm,所述屏蔽层由金属铜丝材料编织制成,金属铜丝表面涂有防锈漆材料,在缓冲层表面设置有屏蔽层,可以避免外界电磁力对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内部导线造成影响,在导线表面设置有绝缘层,避免相邻导线之间发生干扰。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厚度为2mm,所述防腐层由苯基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厚度为4mm,所述耐磨层由耐高温纳米氧化铝材料在防腐层表面涂敷制成,通过在防腐层外侧设置有耐磨层,对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联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联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0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