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内针及皮内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8741.1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1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伟;唐雄鹰;王瑜;刘松;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易申韦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领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0 | 代理人: | 石伍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内针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皮内针及皮内针组件,皮内针包括皮内针本体、固定件、粘性件和离型件;皮内针本体包括相连的针柄和针头;粘性件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针柄设置于所述粘性件的第一表面,粘性件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粘胶层;离型件与粘性件的粘胶层贴合,所述针头穿过粘性件的通孔及离型件向远离粘性件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粘性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将所述针柄固定于所述粘性件上,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粘性件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针头固定于所述粘性件上。通过设置在皮内针本体上的固定件,本申请解决了皮内针使用时易弯折、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内针及皮内针组件。
背景技术
皮内针是一种微型针灸针,使用时将针头揿入并埋置于皮下穴位对应处,埋针时间一般1~2天,视病情而定多者达6~7天。皮内针治疗是传统医学和现代电化学原理结合的结果。由于皮内针针头极细,故治疗特别安全。
目前有在皮内针的针柄外端面预先粘贴好胶布,使用时皮内针埋入皮下或穴位后胶布随即贴覆于皮肤表面,十分方便。但是皮内针针头十分细,仅仅有0.16~0.25mm,在按压皮内针时仅仅依靠针柄外端面的胶布固定,皮内针受力容易发生弯折,或者皮内针埋入皮下的位置发生错位,按压准确率不高。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按压稳定性更好、不易弯折的皮内针,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内针及皮内针组件,通过设置在皮内针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克服现有的皮内针在使用时受按压力容易弯折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皮内针,包括皮内针本体、固定件、粘性件和离型件;
所述皮内针本体包括相连的针柄和针头;
所述粘性件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针柄设置于所述粘性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粘性件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性件设置有穿过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
所述离型件与粘性件的粘胶层贴合,所述针头穿过粘性件的通孔及离型件向远离粘性件的方向延伸;
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粘性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将所述针柄固定于所述粘性件上,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粘性件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针头固定于所述粘性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朝向针头的针尖的表面为平滑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半球形、球冠形、半椭球形、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半球形、球冠形、半椭球形、前端半球形的圆柱形以及前端球冠形的圆柱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在粘性件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粘性件上的投影面积。
优选地,所述皮内针本体穿过或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垂直于所述粘性件表面的中心轴线,和/或,所述皮内针本体穿过或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垂直于所述粘性件表面的中心轴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径为3.2mm,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径为1.7mm。
优选地,所述离型件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所述粘性件的通孔和所述离型件的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针柄为T形、倒L形以及环形中的一种;
所述针柄和针头一体成型,或,所述针柄和针头为组装连接的两个独立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易申韦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易申韦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8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纤染色压毛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