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塑性复合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7852.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军;刘辉;毛从强;刘旭东;李国强;王晓鹏;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塑性 复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塑性复合吸能装置,包括安装座、膨胀管、引导元件、弹性元件、支撑件;膨胀管装设在安装座上;引导元件装设在膨胀管中;弹性元件装设在安装座上,并与引导元件接触连接;支撑件装设在膨胀管中,安装座通过支撑件将引导元件顶压在膨胀管的变径段上,弹性元件进行弹性吸能时,在支撑件中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支撑件对引导元件进行支撑,保证引导元件对膨胀管具有足够的预压力,弹性元件无须为引导元件提供预压力,可具有准确的弹性吸能行程,弹性吸能效果稳定,低速碰撞时不会触发塑性吸能,提高了吸能装置的可维护性,解决了现有弹性塑性复合吸能装置存在的吸能稳定性不足、可维护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塑性复合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被动安全防护是轨道车辆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吸能装置位于列车两端,在意外碰撞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进而保护乘客和车上设备的安全。城轨车辆采用弹性和塑性复合吸能装置,能够在列车低速碰撞时,仅由弹性吸能元件发挥作用,在列车高速较碰撞时,由弹性和塑性吸能共同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车端吸能装置和车辆的可维护性,降低车辆维护成本。
弹性胶泥芯子和膨胀管是城轨列车吸能常用的弹性和塑性吸能元件。传统的弹性和塑性复合吸能装置依靠弹性胶泥芯子的初压力来提供膨胀管的预压力,由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这会引起膨胀管预压力不足,从而无法准确设计弹性吸能行程,影响弹性吸能能力,同时降低了塑性吸能的平稳性,降低了有效塑性吸能能力,降低了塑性吸能在低速碰撞不触发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吸能装置的可维护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塑性复合吸能装置,通过支撑结构为弹性元件提供准确的吸能行程,并保证塑性元件的预压力,以解决现有弹性塑性复合吸能装置存在的吸能稳定性不足、可维护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塑性复合吸能装置,包括:
安装座;
膨胀管,装设在安装座上;
引导元件,装设在膨胀管中;
弹性元件,装设在安装座上,并与引导元件接触连接;
支撑件,装设在膨胀管中,安装座通过支撑件将引导元件顶压在膨胀管的变径段上,弹性元件进行弹性吸能时,在支撑件中移动。
本技术方案通过支撑件使弹性吸能行程准确以及膨胀管预压力稳定,实现吸能稳定性以及维护性的提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包括:
缸体,其中装填有弹性胶泥材料;
活塞杆,滑动安装在缸体中,并与引导元件接触连接。
本技术方案通过构成弹性胶泥芯子实现弹性吸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缸体包括:
主体部,滑动安装在安装座设置的通过孔中;
引导部,装设在主体部一端,其外径大于通过孔,并与支撑件的内壁间隙配合。
本技术方案通过引导部将弹性元件限位安装在安装座中,并且保证其轴向移动进行弹性吸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引导部上具有引导块,引导块滑动安装在支撑件轴向设置的引导槽中。本技术方案使弹性元件轴向移动稳定,不会发生旋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活塞杆插接在引导元件设置的插槽中。本技术方案是弹性元件与引导元件连接稳定,并能够保证对引导元件的轴向推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引导元件包括:
引导部,其外壁为锥台状,与变径段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7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风扇及风扇灯
- 下一篇:一种重症病人多功能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