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65723.8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9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董欣;余光棋;于靖;张泽鹏;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春风 |
| 地址: | 62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条触控信号线及多个第一连接孔;多个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用于获取不同触控位置的触控信号;多条触控信号线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每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孔与对应的触控信号线连接;以及多个电压平衡线;多个第二连接孔;电压平衡线布置在每一触控电极的边缘,用于保持每一触控电极边缘电压均一;且每一电压平衡线,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每一触控电极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孔与触控信号线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平衡了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解决因触控电阻导致的弱方块现象,提升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CELL TEST效率和LCD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解析度的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触控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输入信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控屏作为一种电脑输入设备,提供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触控屏通常包括衬底,衬底上呈阵列布置的多个触控电极,该衬底上设置有多条栅极线以及多条数据线,多条栅极线以及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子像素,一个触控电极可以对应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对应一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栅极线相连,通过栅极线进行选择,然后通过数据线进行点亮子像素。而触控电极感应用户的触控动作,通过触控信号线进行接收和发送信号,以实现显示面板上触控位置的识别。
现今,触控技术在移动终端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消费者对于高精度触摸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触控电极覆盖多行像素,通过触控信号线连接,触控电极采用ITO材料制成,电阻值较大,触控电极的电压分布因ITO的传导问题,在触控电极边缘处存在电压差;相邻触控电极有电压差时,在视觉上会出现弱方块。同样原理,在显示屏CELL TEST检测过程中,由于触控信号采用同一信号供给,在特定画面下,弱方块现象更明显,导致AOI检测严重过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触控显示屏中的触控电极在边缘处存在电压差,在视觉上出现弱方块问题,提出一种触控显示屏,通过在触控电极的边缘部分设置电压平衡线,并通过两个纵向连接孔,分布在不同的纵向电压平衡线上,两个横向连接孔,分布在不同的横向电压平衡线上,围合一圈电压平衡线,有效地平衡了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解决因触控电阻导致的弱方块现象,提升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CELL TEST效率和LCD品质。
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
多条触控信号线;
多个第一连接孔;
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用于获取不同触控位置的触控信号;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每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对应的触控信号线连接;以及
多个电压平衡线;
多个第二连接孔;
所述电压平衡线布置在每一所述触控电极的边缘,用于保持每一所述触控电极边缘电压均一;且:
每一电压平衡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每一所述触控电极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显示屏,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对应多个电压平衡线。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每一所述触控电极至少对应:
两条纵向电压平衡线;
两条横向电压平衡线;
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5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