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箱脱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5613.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2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天永;刘明章;李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乳山市东昌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0 | 分类号: | B22D2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唐晓刚 |
地址: | 2645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箱脱砂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基座、连接在基座上的传送带、相间地布设在传送带上的多个装配座、设在各装配座上的插刺动力单元和针形杆,传送带绕成一圈。装配座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筒体,筒体的侧壁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插刺动力单元固定安装在装配座上,其含有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压杆且该压杆穿过导向槽。针形杆设在所述筒体的型腔内,上端处于压杆下方,下端的尖头部分穿出到筒体外。针形杆的尖头端相对延伸出筒体的长度能够选择地被控制。本专利能够在脱砂过程中,将工人解放出捅砂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受伤事故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砂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箱脱砂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传统的加工手段,铸造技术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史。铸造技术经过近代的发展,延伸出很多新手段,但是型砂铸造仍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
在砂型铸造生产中,浇铸完成且铸件冷却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脱模,此时要将砂箱里面的型砂全部清除出来。清除型砂操作一般分两个步骤:一、捅砂,即将大部分的型砂捅散后移出砂箱;二、清扫,将砂箱内残留的型砂和粘黏在砂箱内壁上的型砂清扫下去。
以往的捅砂操作是,工人手持钝器用力插向砂箱内的型砂不同位置。因为型砂在砂箱内填充的比较紧实,手持钝器刺插型砂时费时又费力且安全性较差,时常发生有工人意外受伤的情况。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捅砂装置,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受伤事故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当前捅砂操作存在的费力、效率低、工人受伤事故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砂箱脱砂装置,其能够在脱砂过程中,将工人解放出捅砂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受伤事故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箱脱砂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基座、连接在基座上的传送带、相间地布设在传送带上的多个装配座、设在各所述装配座上的插刺动力单元和针形杆。所述传送带环绕成一圈。
所述装配座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的筒体,筒体的侧壁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
所述插刺动力单元固定安装在装配座上,其含有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压杆且该压杆穿过所述导向槽。
所述针形杆设在所述筒体的型腔内,上端处于所述压杆下方,下端的尖头部分穿出所述筒体到外界。
所述针形杆的下端尖头端相对延伸出所述筒体的长度能够选择地被控制。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型腔内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针形杆上。所述压杆能够与所述针形杆的上端相作用而向下压动所述针形杆使针形杆的尖头端不断向外移出。
进一步,所述插刺动力单元还包括一对液压缸或一对气压缸,该对液压缸或气压缸的缸杆端部与所述压杆的两端连接。借助液压缸或气压缸的缸杆伸缩来带动所述压杆作升降往复动作。
进一步,所述型腔内设有滑块且将该滑块置于所述压杆与所述针形杆的端部之间。所述针形杆的端部形成为球面端,所述滑块朝向所述针形杆的一端面形成有球面槽。所述球面槽与所述球面端能够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朝向所述基座的一端面上设有至少一圈槽,
所述槽内分布匹配有多个连接挂杆,该连接挂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而将所述传送带固定在所述基座下方。所述装配座设在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相对端面上。所述连接挂杆伸入所述槽内的一端套装有轴承。所述传送带循环转动时,所述连接挂杆是静止的。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的内圈分布设有齿轮组,该齿轮组能够将传送带撑起形成固定形状。所述齿轮组匹配有驱使所述传送带循环转动的动力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乳山市东昌铸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乳山市东昌铸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5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式气体探测器
- 下一篇:粉碎一体式折弯重叠焊接法兰双向进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