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切吸氧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4472.1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1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彬;庄丽娜;潘贤枝;庄月娥;蔡晶晶;赖玲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世彬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4;A61M16/14;A61M11/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灵芬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氧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切吸氧面罩,包括罩体、旋转接头和雾化杯,旋转接头可转动地安装于罩体上,旋转接头和罩体的内侧共同形成罩住患者的罩住空间,旋转接头连接有与罩住空间相通的雾化杯;旋转接头上设置有防飞溅盖,防飞溅盖上开设有与罩住空间相通的通孔,防飞溅盖上连接有用于密封通孔或将通孔打开的密封头,罩体上对应于旋转接头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这样,使用吸痰器时防飞溅盖上的通孔被吸痰管封堵住,在未使用吸痰器时采用密封头密封通孔,使罩体戴在患者上的过程中,患者呼出的气体从通气孔出去,避免患者咳嗽使痰液从通孔喷溅出去而污染空气和飞溅到医护人员或患者身上,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给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切吸氧面罩。
背景技术
雾化治疗指的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和肺内,达到湿化气道,治疗呼吸道炎症的目的。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先将药液注入药杯中,然后通过导管将药杯的底部的进气口与氧气源连接,利用氧气将药液雾化后,引入气切吸氧面罩中,以实现呼吸治疗的目的。
目前医院大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气切吸氧面罩,气切吸氧面罩包括罩体1和旋转接头2,罩体1上开设有开孔,旋转接头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开孔内,此旋转接头上开设有通气连接孔1a,此通气连接1a孔用于供患者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去和供吸痰管插入,但因通气连接孔1a的双层作用,故通气连接孔1a的孔径大于吸痰管的外管径,这就使患者咳嗽时容易使痰液从通气连接孔1a飞溅出来而容易喷溅到医护人员、患者自己或其他患者身上,引起感染。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切吸氧面罩,其能够防止患者咳嗽时痰液飞溅出来以喷溅到医护人员或患者身上,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给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气切吸氧面罩,包括罩体和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罩体上,所述旋转接头和所述罩体相互连接共同使内侧形成用于罩住患者的罩住空间;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有防飞溅盖,所述防飞溅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罩住空间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防飞溅盖上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通孔或将所述通孔打开的密封头,所述罩体上对应于所述旋转接头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
所述防飞溅盖为筒状结构,所述防飞溅盖的第一端为开口端,且所述防飞溅盖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接头上,所述防飞溅盖的内部与所述罩住空间相互连通,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防飞溅盖的第二端端面。
所述密封头包括连接片和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的封堵凸部,所述封堵凸部与所述通孔插接配合。
所述密封头为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防飞溅盖的第二端外。
所述密封头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防飞溅盖上。
所述通气孔有两个,两所述通气孔分设于所述旋转接头的两侧。
两所述通气孔均呈圆形或椭圆形状。
所述旋转接头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飞溅盖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接头上,并与所述安装孔相互衔接。
所述罩体的两侧分别延伸有凸耳,两所述凸耳分别开设有挂孔,两所述挂孔穿设有同一挂绳,所述挂绳为松紧绳。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世彬,未经周世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4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核科病人用痰液收集袋
- 下一篇:一种屋顶雨水收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