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捏合反应器的上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4149.4 | 申请日: | 202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4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华;刘凯;刘绍川;杨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胜开尔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 |
地址: | 2142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捏合 反应器 上出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捏合反应器的上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捏合反应器的反应腔出料端顶部的出料筒(4),出料筒(4)内设置的螺旋元件轴(6)的顶端通过减速箱(2)与电机(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出料筒(4)的中上部开有出料口(5);所述的电机(1)通过减速箱(2)带动螺旋元件轴(6)旋转,通过螺纹的输送作用将反应完成的物料向上输送经出料口(5)排出。本实用新型的上出料装置以电机和减速箱作为动力输出源,使得螺旋元件轴旋转将物料向上输送,正螺纹和反螺纹的设置,避免物料进入驱动部分;位置稍低的溢流筒使得该上出料装置能够实现上排固态、下排液态的工艺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捏合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捏合反应器的上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捏合反应器多采用顶部进料、底部出料的结构,但当工艺要求实现固液分离时,则现有的出料结构则无法满足工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含液态物料加工的用于捏合反应器的上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捏合反应器的上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捏合反应器的反应腔出料端顶部的出料筒,出料筒内设置的螺旋元件轴的顶端通过减速箱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出料筒的中上部开有出料口;所述的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螺旋元件轴旋转,通过螺纹的输送作用将反应完成的物料向上输送经出料口排出。
所述出料口的开口上部处的螺旋元件轴上设置有能够推动物料向下输送的反螺纹,反螺纹下方的螺旋元件轴上则设置有能够推动物料向上输送的正螺纹。
所述的出料筒内成对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螺旋元件轴。
成对设置的螺旋元件轴的顶端通过分动箱与减速箱相连接。
所述的分动箱上配置有润滑油泵。
所述的上出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捏合反应器的反应腔另一端顶部的溢流筒,在溢流筒的顶部设有溢流管。
所述溢流管的进口的高度低于出料口的最下沿的高度。
所述出料筒的内腔截面为8字形。
所述螺旋元件轴的外缘与出料筒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3mm~8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出料装置中的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用于传动的分动箱,同向等速的分动箱再与两根螺旋元件轴连接,连接方式为空心轴连接,电机和减速箱作为动力输出源,将动力输出给分动箱,从而使得两根螺旋元件轴沿着同一方向旋转,达到将物料向上输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元件轴通过正螺纹和反螺纹的设置,避免物料进入驱动部分;该上出料装置的结构紧凑美观,由内壁为8字型筒体的出料筒和螺旋元件轴组成,螺旋元件轴采用积木式安装方式,安装拆卸方便、维护成本低;螺旋元件轴与出料筒的筒壁间隙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物料的残留,螺旋元件轴的自清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位置稍低的溢流筒,使得该上出料装置能够实现上排固态、下排液态的工艺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捏合反应器的上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其中:1—电机;2—减速箱;3—分动箱;4—出料筒;5—出料口;6—螺旋元件轴;7—正螺纹;8—反螺纹;9—润滑油泵;10—溢流筒;11—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胜开尔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胜开尔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4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捏合反应器的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型捏合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