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的供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61775.8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於国芳;彭凯杨;郝唯文;樊建钟;王泓学;吴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洋 |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压 质量 监测 记录仪 供电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的供电装置,包括:具有并联的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用于对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的供电电路;与供电电路相连,用于对市电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监测,得到市电供电电压的电压检测模块;与供电电路和电压检测模块均相连,用于当市电供电电压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触发电池供电模块对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的控制器。通过该供电装置就可以避免由市电供电模块对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压波动现象,由此就可以进一步保证在对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过程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是一种用来监测电压质量的仪器设备。在现有技术中,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通常是由市电进行供电,但是,市电的供电电压有时会出现波动、不稳定的情形,这样就无法保证在对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目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的供电装置,以提高在对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的供电装置,包括:
具有并联的市电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用于对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的供电电路;
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用于对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监测,得到市电供电电压的电压检测模块;
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均相连,用于当所述市电供电电压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触发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对所述电压质量监测记录仪进行供电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供电电路包括:所述市电供电模块、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第一P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稳压器;
其中,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集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收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VDD相连,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看门狗芯片SGM706、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看门狗芯片SGM706的PFI引脚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看门狗芯片SGM706的MR引脚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VDD相连,所述看门狗芯片SGM706的Reset引脚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VDD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相连,用于当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对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1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