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段式污泥干化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57874.9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顺;张琳;黄一茹;雒飞;胡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31 | 分类号: | C02F11/131;C02F11/1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昱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污泥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段式污泥干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料仓、微波干化机、流化床干燥机、传送带、引风机、加热器和鼓风机;所述传送带一端设置在所述污泥料仓的出料口处,中间段设置在所述微波干化机内部,另一端与所述流化床干燥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污泥料仓设有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流化床干燥机的废气出口设有管道与所述污泥料仓的废气入口连接,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污泥料仓的废气出口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经过加热器后与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流化床干燥机的进风口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段式污泥干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污水厂出来的污泥含水率高,无法直接对其进行处置利用,从而污泥干化脱水成为其处置的前提。微波干化由于效率高,加热由内至外,被应用于污泥干化领域。但是由于其能耗高,干化过程中污泥存在自燃风险,对干化热量未回收利用,导致其存在一定弊端。
公开号为CN 105668955A的授权专利只提供了一级污泥干化系统,其将污泥泵、污泥成型机、微波烘干机和粉碎机做成了一体机,其主要还是单一的污泥干化系统,为考虑污泥在干化过程中的自燃现象以及能量回收利用,仍然需要开发新的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段式污泥干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料仓、微波干化机、流化床干燥机、传送带、引风机、加热器和鼓风机;所述传送带一端设置在所述污泥料仓的出料口处,中间段设置在所述微波干化机内部,另一端与所述流化床干燥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污泥料仓设有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流化床干燥机的废气出口设有管道与所述污泥料仓的废气入口连接,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污泥料仓的废气出口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经过加热器后与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流化床干燥机的进风口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所述传送带的速度,使污泥料仓中的污泥在转移至传送带上时,污泥在传送带上形成的厚度为10-30cm。
进一步地,调节所述传送带的速度,使污泥经过所述微波干化机内部的时间为20-40min。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干化机的微波源设置在传送带上污泥的上方。
进一步地,还设有用于净化污水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水入口与所述污泥料仓的污水排出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干燥机是低温流化床干燥机,流化风温控制在60-120℃。
进一步地,通过调节鼓风机的风速,使污泥在流化床内的停留时间为1-2h。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污泥干化设备,先通过能量密度较高的微波干化对污泥进行预干化,使污泥中的水分从内部不断向外部进行扩散;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送入低温的流化床进行继续干化,可节约大量能量的同时防止污泥因温度过高而产生自燃现象;最后,用污泥料仓对干化产生的废气进行冷凝,可进一步回收干化过程中的热量,提高效率。
(2)通过调节传送带转速,控制污泥在传送带上的厚度,以及污泥进入微波干燥机中的时间,进而调整污泥的温度。
(3)控制流化床干燥机的温度,使流化风温控制在60-120℃;并通过调节鼓风机的风速,使污泥在所述流化床干燥机内的停留时间为1-2h,将干污泥中的含水率控制在0-40%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段式污泥干化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污泥料仓,2、微波干化机,3、流化床干燥机,4、传送带,5、沉淀池,6、引风机,7、加热器,8、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7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