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54740.1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伟;包华羽;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昱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15431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减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行星减速机,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该减速机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轴、行星架和机壳,机壳包括机壳本体和内齿轮,机壳是在机壳本体铸造时,将内齿轮放入,使机壳本体和内齿轮铸造成一体,再将其机加工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行星减速机的小型化和高精度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行星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机有增大转矩减小转速的功能,由电机和减速机构成的减速装置在各行业的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制造技术的提升及应用领域的扩大,对设备用减速装置的性能精度和小型化的要求不断增加。
以往的机壳和内齿轮的固定,机壳本体和内齿轮的结合方法常采用在机壳本体上加工光孔,在内齿轮上加工螺纹孔,机壳本体和内齿轮之间用螺钉固定,如日本专利(特许第4648806 号),上述这种结合方法中,因为需要在内齿轮的外圆周上设置螺纹孔,所以内齿轮的外径变大,实现小型化困难,并且机壳和内齿轮组装后的精度,受到各个部件的误差和组装误差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来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行星减速机,至少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轴、行星架和机壳,机壳包括机壳本体和内齿轮,机壳是在机壳本体铸造时,将内齿轮放入,使机壳本体和内齿轮铸造成一体,再将其机加工形成的。
铸造为砂型铸造、或者为金属型铸造、或者为熔模铸造、或者为压力铸造、或者为消失模铸造、或者为低压铸造、或者为差压铸造、或者为挤压铸造、或者为真空吸铸、或者为离心铸造。
内齿轮材料为钢材。
机壳本体材料为铝合金。
机加工包括车削加工、齿面加工和研磨加工。
内齿轮的外圆周上设有凸起。
凸起有4个且沿圆周间隔约90度分布。
内齿轮的外圆周上设有凹槽。
凹槽有4个且沿圆周间隔约90度分布。
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轴和行星架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除了以往技术中内齿轮与机壳本体的结合方法中内齿轮螺纹孔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内齿轮的外径,在不减小转矩的情况下实现了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效果是:内齿轮与机壳本体一体化成型后再进行机加工,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因分别机加工内齿轮和机壳本体所产生的累计误差和组装误差,提高了行星减速机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行星减速机的剖视图。
图2是第二实施例行星减速机的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滚柱轴承;2:止动轮A;3:行星轴;4:行星架;5:滚珠轴承;6:止动轮B;7:机壳本体;8:太阳轮;9:内齿轮;10:行星轮;
20:现有技术减速机;21:现有技术机壳本体;22:螺栓;23:现有技术内齿轮;
30:新型减速机;31:凹槽;32:行星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行星减速机,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轴、行星架和机壳,机壳包括机壳本体和内齿轮,机壳是在机壳本体铸造时,将内齿轮放入,使机壳本体和内齿轮铸造成一体,再将其机加工形成的。
铸造为压力铸造。
内齿轮材料为钢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昱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昱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4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铰孔功能的深孔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