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52277.7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0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萍;赵成成;关雅斐;刘磊;刘成斌;苏小飞;单文轩;张源;王玉洁;常婷婷;杨池钟;张爱辉;俞奕茹;蔡文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瑞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罗子芳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具有安装槽座,安装槽座内相配合安装有腔管件,腔管件具有主管通道以及与主管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支管通道、第二支管通道;主管通道的一端用于连接气囊压力监控仪,另一端通过第一接头连接有充气管道;充气管道的末端连接有球囊,球囊连接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用于与气管插管的气囊充气口相配合连接;主管通道上开设有测压孔,测压孔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支管通道连接有保护囊;第二支管通道连接有供气管道,供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接头,第三接头用于与打气装置相配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后需将气管插管内的气囊注气,从而保证气管导管的通气效果。气管插管气囊的压力范围一般为25-30mmHg,压力过高可能压迫局部气管黏膜,引起黏膜的局部缺血坏死,从而导致气管变形,影响呼吸。临床上一般采用少量注气的方法来给气囊充气,注入气量约为2-5mL,通常以注入气体刚好可封闭气道,听不到漏气声后再注0.3-0.5mL为宜,每间隔4-6小时放一次气,暂停约15分钟后再次注气。然而这样操作,一方面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不同,插管效果不同,没有管控,很容易产生VAP风险。另外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气囊压力监控装置,实时的监控气囊压力,但是,气囊压力本身气量很小,经过管路后实际到达气囊压力,和设备读取的压力偏差会很大,或多或少会出现过充现象。而这种过充现象一旦出现,间接会增加气囊对人气管的压迫,很容易产生气管损伤。另外气管插管和加压装置直接导通,且目前无论是压力检测设备还是加压装置,都是重复使用,在这种直接导通的情况下很难达到严格的卫生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
为实现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其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具有安装槽座,安装槽座内相配合安装有腔管件,腔管件具有主管通道以及与主管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支管通道、第二支管通道;主管通道的一端用于连接气囊压力监控仪,另一端通过第一接头连接有充气管道;充气管道的末端连接有球囊,球囊连接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用于与气管插管的气囊充气口相配合连接;主管通道上开设有测压孔,测压孔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支管通道连接有保护囊;第二支管通道连接有供气管道,供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接头,第三接头用于与打气装置相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保护囊包括硬质壳体以及位于硬质壳体内的软性囊袋;硬质壳体上开设有排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排气口为二个,呈对称开设在硬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中设置有腔管件,腔管件有四个通道口,其中第一支管通道连接有保护囊,并且在充气管道的末端连接有球囊,通过这样的双重气囊设置,可以实现防止气管插管补气过充,并且充气管道为毛细软管起到限流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可以跟随呼吸机的节奏有效的扩张和收缩,通过调整气流得到平滑压力曲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的结构采用市面上易得材料制成,成本较低,可以适合大批量生产,作为一次性耗材,其也具有巨大的生产优势。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的充气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且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为一次性耗材,清洁卫生,不重复使用,有效避免了产生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过充气囊监控装置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瑞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瑞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2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卷袋的纺织包装袋出袋机
- 下一篇:基于应急管理用双向移动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