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动力电池集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45032.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02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金玺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动力电池 集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动力电池集成结构,通过提供承载式车身、CTC主体、电池模块和CTC底盖,并且在电池模块的侧部设有安装耳,所述CTC主体具有外框,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外框通过螺栓固定,所述CTC底盖与所述外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框还与所述承载式车身连接,由于设置CTC底盖,并且CTC底盖与外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当需要维修或维护时,可以方便的通过拆卸CTC底盖对电池模块进行更换和维护等操作,提高了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动力电池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一直朝着更高集成度、更高质量能量密度和更高体积能量密度的路线在发展,近年来提出的CTC(Cell to Chassis)概念便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系统的主攻方向。现阶段提出的CTC方案,基本都是基于底盘大梁+非承载式车身,其较大的车辆自重及尺寸要求适用于中大型越野车、商用车等,因此,对于普通经济性家用乘用车而言并不适用。
如图1所示,常规的CTC方案是基于底盘大梁和非承载式车身,图中的电池模块12安装在大梁底盘11的内部空间,完成高低压连接及安装紧固后,再将非承载式车身13与大梁底盘合装并密封。会导致这种车辆在需要维修电池模块12时,必须将非承载式车身13与大梁底盘11分离才能进行,大大增加了电池的维护和维修难度,同时不适合普通经济性家用乘用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动力电池集成结构,其能实现便于电池模块及时更换、维修和维护的目的。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集成结构,包括承载式车身、CTC主体、电池模块和 CTC底盖,所述电池模块的侧部设有安装耳,所述CTC主体具有外框,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外框通过螺栓固定,所述CTC底盖与所述外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框还与所述承载式车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与所述承载式车身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承载式车身与CTC主体之间也采用可拆卸的固定方式,便于后期对零部件的更换和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CTC主体与所述承载式车身一体成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CTC主体还包括分隔框,所述分隔框用于将所述CTC 主体的容纳区间分割为多个分割区间,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若干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与分割区间一一对应安装。按照电池单元设置电池单元的数量和排列方式,通过设置分隔框将CTC主体的整个容纳区间进行分割,便于对单个电池单元进行归纳和管理,整体性更强。并且分隔框可以作为加强筋对 CTC主体起到加强机械刚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承载式车身、CTC主体、电池模块和CTC底盖,并且在电池模块的侧部设有安装耳,所述CTC主体具有外框,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外框通过螺栓固定,所述CTC底盖与所述外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外框还与所述承载式车身连接,由于设置CTC底盖,并且CTC底盖与外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当需要维修或维护时,可以方便的通过拆卸CTC底盖对电池模块进行更换和维护等操作,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CTC集成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动力电池集成结构的拆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动力电池集成结构的拆分结构图。
图中,11、大梁底盘;12、电池模块;13、非承载式车身。
21、承载式车身;22、CTC主体;221、外框;222、分隔框;23、电池模块;231、安装耳;232、电池单元;24、CTC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5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