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42230.2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9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胡俊豪;石利群;沈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3/02;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立交 桥梁 安全 评估 测振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涉及桥梁测振仪技术领域。该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包括桥体,所述桥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测振仪,桥体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位于测振仪前后两侧的安装块,桥体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与安装块相吻合的安装槽,测振仪的前后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榫块,两个安装块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与安装榫块相吻合且延伸出安装块上表面的安装榫槽,固定机构包括控制盘。该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采用榫卯与固定机构的方式将测振仪安装在桥梁底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受潮气的影响,进一步保障了测振仪安装后的稳定性,为长时间检测桥梁振动数据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测振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
背景技术
铁路立交桥梁从施工到使用过程期间,需要通过测振仪对桥梁振动情况进行在线长期的健康检测,例如型号为TC-6850N的网络桥梁测振仪,测振仪对桥体的振动数据进行检测,因此可以得出桥梁混凝土或钢结构的重点部位的受力、变形以及受到的风荷载和温度变化等,通过对桥梁振动情况进行在线长期的健康检测,可以准确及时地记录和掌握这些关键数据的演变情况,从而可对其结构耐久性做出桥梁安全评估,为工程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发出预警信号,为桥梁维护、维修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一般测振仪都是以螺栓的方式安装在桥梁底下,同时大多数铁路立交桥梁架设在偏远山区,山区昼夜温差大,因此桥梁底下容易产生潮气,一般螺栓的材质为碳钢,碳钢在长时间处于潮气环境中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测振仪出现松动,容易使测振仪与桥梁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这样就会造成测振仪对桥梁振动测试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工作人员对桥梁状态的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能够解决碳钢在长时间处于潮气环境中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包括桥体,所述桥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测振仪,桥体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位于测振仪前后两侧的安装块,桥体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与安装块相吻合的安装槽,测振仪的前后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榫块,两个安装块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与安装榫块相吻合且延伸出安装块上表面的安装榫槽;
固定机构包括控制盘,控制盘设置在安装块的上表面,安装块内开设有内置活动腔,内置活动腔的内壁上开设有活动腔,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远离螺纹杆一端贯穿出安装块的延伸限制杆,延伸限制杆与安装块内壁滑动连接,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延伸限制杆相吻合的限制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榫块的结构设置为水滴状。
优选的,所述控制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端贯穿进内置活动腔内的螺纹杆,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内置活动腔相通且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螺纹杆与安装块螺纹连接,螺纹杆位于内置活动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延伸限制杆位于活动腔内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与活动腔滑动连接的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接在延伸限制杆上且右端固定连接在活动腔右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进内置活动腔内且与第一接触块接触的第二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块的结构设置为倒转圆锥状,第二接触块设置为半球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铁路立交桥梁安全评估用的测振仪,采用榫卯与固定机构的方式将测振仪安装在桥梁底部,区别于以往的螺栓安装方式,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受潮气的影响,同时榫卯方式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可以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当铁路桥梁上火车经过所产生的振动力时对该安装机构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样进一步保障了测振仪安装后的稳定性,为长时间检测桥梁振动数据提供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2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用快速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