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感应型转动防护结构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9816.3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9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势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B01D4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3 | 代理人: | 李夏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感应 转动 防护 结构 智能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感应型转动防护结构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包括闸机体和控制器,闸机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闸机体的侧端,且控制器的一端设置在收置槽的内部,转动转盖,侧接框与闸机体的前端面平行,则光感传感器可对外部人员进行监测,光线暗淡时,光感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设置在闸机体内部的控制系统,将行人放行,阻拦器的底端贯穿闸机体本体内部的底端,且活动连接在安置槽的内部底端,行人跌倒时,侧接板进行转动,扭簧发生形变,设置在侧接板一侧端的软质层保护人体,侧接板转动时对人体产生了一定的缓冲,跌倒人员起来时,扭簧利用自身的恢复力,使得侧接板恢复原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行通道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感应型转动防护结构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
背景技术
智能人行通道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的入口通道处。
现有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在使用时,利用身份证或者票据验证有人通过,系统进行查实,确认后将栏板提起,使其行人通过,操作比较麻烦,且行人通过时还需等待系统审核,浪费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感应型转动防护结构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感应型转动防护结构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具备了光线暗淡时,光感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设置在闸机体内部的控制系统,将行人放行,设置在转板的前端的吸附层吸附空气的灰尘,避免灰尘阻碍光感传感器的使用,拉条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光线转移方向时,可抽动拉条板,增大遮光面积,便于使用,行人跌倒时,侧接板进行转动,扭簧发生形变,设置在侧接板一侧端的软质层保护人体,侧接板转动时对人体产生了一定的缓冲,跌倒人员起来时,扭簧利用自身的恢复力,使得侧接板恢复原位的优点,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感应型转动防护结构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包括闸机体和控制器,闸机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闸机体的一侧开设有安置槽,闸机体的前端开设有收置槽,控制器设置在闸机体的侧端,且控制器的一端设置在收置槽的内部,闸机体的本体内部设有阻拦器,阻拦器的底端贯穿闸机体本体内部的底端,且活动连接在安置槽的内部底端。
所述控制器包括转盖和贯穿闸机体侧端的转轴,转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外表面,拉条板滑动连接在转板的前端。
所述转板包括固定安装在转板后端的侧接框和贯穿侧接框后端的光感传感器,转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吸附层。
所述拉条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阻拦器包括中接板和贯穿中接板中端的连接轴,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顶端进行连接,侧接板设有两组,且两组的侧接板活动连接在中接板的两侧端。
所述中接板包括开设在中接板两侧端的侧槽和固定安装在侧槽内部的扭簧。
所述侧接板包括设置在侧接板一侧端的软质层和固定安装在侧接板另一侧端的插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感应型转动防护结构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控制器设置在闸机体的侧端,且控制器的一端设置在收置槽的内部,转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外表面,拉条板滑动连接在转板的前端,转动转盖,侧接框与闸机体的前端面平行,则光感传感器可对外部人员进行监测,光线暗淡时,光感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设置在闸机体内部的控制系统,将行人放行,设置在转板的前端的吸附层吸附空气的灰尘,避免灰尘阻碍光感传感器的使用,拉条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光线转移方向时,可抽动拉条板,增大遮光面积,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势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势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9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