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38022.5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5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晏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光智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 活体 荧光 成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荧光成像系统的不同现场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铟镓砷制冷相机,用于拍摄被测物,近红外II区激发光包括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一以及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经近红外II区荧光收集滤光片滤除纯化,再经近红外II区成像镜头聚焦到铟镓砷制冷相机焦平面处,完成成像过程;可见及近红外I区激发光,可见及近红外I区激发光包括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一以及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经长波通二向色镜反射,经可见及近红外I区成像镜头聚焦到可见及近红外I区制冷型硅相机焦平面处,最后完成成像过程,具有不同现场需求可以满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是指一种集成深制冷硅探测器与深制冷铟镓砷探测器以实现400nm到1700nm波段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的光学系统。
被观察体可标记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的荧光探针实现可见及近红外I区的反射荧光成像及近红外I区的透射荧光成像。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实现近红外II区1mm到30mm视场范围内的荧光成像,可见及近红外II区1mm到40mm视场范围内的荧光成像。是一种更有利于活体荧光成像和实时观测的光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光谱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包括铟镓砷制冷相机,所述铟镓砷制冷相机用于拍摄被测物,还包括:
近红外II区激发光,所述近红外II区激发光包括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一以及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一以及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用于输出光源信号,所述近红外II区激发光产生近红外II区荧光信号,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信号经过长波通二向色镜透射,近红外II区荧光收集滤光片用于滤除纯化近红外II区荧光信号,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信号再经近红外II区成像镜头聚焦到铟镓砷制冷相机焦平面处;
可见及近红外I区激发光,所述可见及近红外I区激发光包括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一以及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所述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一以及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用于输出光源信号,所述可见及近红外I区激发光产生可见或近红外I区荧光信号,所述可见或近红外I区荧光信号经长波通二向色镜反射,可见及近红外I区成像镜头用于将可见或近红外I区荧光信号聚焦到可见及近红外I区制冷型硅相机焦平面处,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收集滤光片用于对可见或近红外I区荧光信号进行滤噪纯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铟镓砷制冷相机为深度制冷相机且响应深度为16bit。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近红外近红外II区成像镜头焦距为30mm、50mm、75mm、100mm定焦镜头,F数为1.4到12之间连续可调,且镜头透射率在900-1700nm波段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与近红外II区荧光激发光源组成对称照明,使照明光源均匀激发被测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与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激发光源二组成对称照明,使照明光源均匀激发被测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波通二向色镜能够完成近红外II区荧光信号的透射传输,以及可见及近红外I区荧光信号的反射传输,实现宽光谱范围的荧光成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见及近红外I区成像镜头为30mm、50mm、75mm、100mm焦距定焦镜头,F数在0.9到12之间连续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光智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光智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8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国际商务用电子标识牌
- 下一篇:一种多光束快速切换的同轴照明光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