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绞龙推焦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4895.9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2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韩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40/00 | 分类号: | F23B40/00;F23K3/14;F23K1/04 |
代理公司: |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张建永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绞龙推焦 燃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绞龙推焦燃烧系统,包括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和燃烧装置,所述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颗粒的料斗,所述料斗底部设置有第一绞龙颗粒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绞龙颗粒输送装置通过绞龙连接板连接有第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和燃烧装置的固定底板,所述燃烧装置内设置有预热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进行颗粒输送,避免燃烧颗进入燃烧装置时出现挤压堵塞的情况,不挑燃料且可有效防止回火,避免回火情况出现,预热空间可以对即将进入燃烧部的颗粒进行加热,降低点燃的难度,减少点燃的时间,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颗粒燃烧炉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绞龙推焦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
生物质经过压缩成型后,其体积大幅减小,从而更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解决了生物质大规模利用的难题。
生物质颗粒可以替代煤,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实现碳循环,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生物质颗粒在燃烧时使用的炉子内有专门用于燃烧颗粒的燃烧篮,传统的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内的燃烧篮只能用于燃烧生物质颗粒,而且燃烧篮没有点燃部件,在首次点燃生物质颗粒时非常不方便,由于生物质颗粒都是经过压缩的,结构非常紧密,不容易点燃,因此在添加生物质颗粒时如果一次性加入太多,很容易造成熄火的情况。
兰煤人们也称半焦、焦炭,结构为块状,粒度一般在3mm以上,颜色呈浅黑色,兰炭完全可替代一般焦炭,称为“冶金焦”。
兰煤也可以使用颗粒燃烧炉进行焚烧,用来取暖或者用作其他用途,但是兰煤的燃烧点更高,也存在因一次性加入过多,容易造成熄火的情况。
传统的颗粒燃烧炉是直接将颗粒添加到燃烧篮中,这样就很容易影响正在燃烧的颗粒,少量多次的方法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需要有人执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会非常不方便。
传统的颗粒燃烧炉在进料的时候通常是手动进料,或者是料斗设置管道直接通到燃烧部,管道上设置开关控制进料的数量,但是如果一旦炉内的火苗沿着送料的管道上传,就会出现回火的情况,一旦出现回火料斗内的颗粒都将会点燃,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置有预热部,用来提高带燃烧颗粒温度,降低点燃难度的生物质颗粒炉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双绞龙推焦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和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和燃烧装置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设置有底板固定孔、火焰导向板安装槽、燃烧板辅助安装孔、底座板安装槽和侧固定板安装孔,所述火焰导向板安装槽安装有火焰导向板,所述燃烧板辅助安装孔连接有燃烧板,所述底座板安装槽连接有底座板,所述侧固定板安装孔连接有侧固定板,所述燃烧板包括燃烧部和预热部,所述预热部与火焰导向板之间形成预热空间,所述燃烧板与底座板之间设置有点火部件安装装置,所述固定底板还设置有颗粒进料孔,所述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颗粒的料斗,所述料斗底部设置有第一绞龙颗粒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绞龙颗粒输送装置远离料斗的一端连接有若干个绞龙连接板,若干个所述绞龙连接板形成送料通道,若干个所述绞龙连接板底部连接有第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绞龙颗粒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颗粒进料孔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板设置有点火部件安装孔,所述点火部件安装孔对应点火部件安装装置设置,所述点火部件安装孔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孔都旋合连接有一个螺栓,所述底座板通过螺栓连接有封口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4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