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造柱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3441.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杨杰平;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松;杨杰平;陈云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构造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造柱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的构造柱主体,所述的构造柱主体内部平行于底面设置有多层矩形构造柱箍筋,内切于构造柱箍筋纵向设置有多个构造柱纵筋;所述的构造柱主体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横向凸起;所述的构造柱纵筋的两端伸出混凝土结构部分分布在凸起两侧;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造柱连接结构是预先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相对于现浇的构造柱可以提前批量生产,具有更好的控制质量,容易达到国家的建筑相关验收标准,施工难度小、节省人力劳动,施工速度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造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由于具有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等优点,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等,也可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框架结构主体施工完成之后,通常采用后砌填充墙的方式来实现空间分隔和围护的功能。
为提高房屋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关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上下结构相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作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用于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
现有的构造柱基本采用现浇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采用现浇的方法,施工质量不容易达到验收标准;
2、施工工艺较为落后,成型后效果差,观感质量较差;
3、需要在现场进行钢筋的焊接和关模后现浇,在层高较高时,需要分段浇筑,施工难度较大;
4、施工工序繁琐、模板使用量大、耗工量大、施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造柱连接结构,以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构造柱的质量标准、提高施工速度以及降低施工成本,解决现有的构造柱质量不容易达到验收标准、工艺落后、成型效果差以及实施速度慢且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预制构造柱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的构造柱主体,所述的构造柱主体内部平行于底面设置有多层矩形构造柱箍筋,内切于构造柱箍筋纵向设置有多个构造柱纵筋;
所述的构造柱主体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横向凸起;
所述的构造柱纵筋的两端伸出混凝土结构部分分布在凸起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的构造柱主体的厚度与墙体厚度一致,高度与楼层的顶部结构和底部结构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的构造柱主体的两侧均为马牙槎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马牙槎结构的凸起部分的下接面为平面,上接面为斜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马牙槎结构的凸起的高度为60mm,上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的构造柱主体侧壁马牙槎结构的每相邻的两个凹凸部交界处,设置有沿横向贯穿构造柱本体延伸至外部的预留拉结筋。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留拉结筋平行设置有两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留拉结筋伸出构造柱主体的长度为墙体长度的1/5,且不小于700mm。
优选的,靠近构造柱主体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构造柱箍筋加密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松;杨杰平;陈云,未经杨松;杨杰平;陈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34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摄影器材的靴和具有其的照相机
- 下一篇: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