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8720.7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0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埠拉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链 注塑 | ||
本申请涉及拉链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其包括注射机构、与注射机构上端相连通的料斗、套设在注射机构外侧的限位板、穿设在限位板内的导向柱、套设在导向柱上的支撑板、设在支撑板上的下模组、设在下模组上的上模组、设在上模组上的压模液压缸和设在下模组一侧的输送带;所述下模组顶部两侧设有挡板,所述下模组穿设有脱模棒。本申请具有生产效率比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拉链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拉链生产方法为注塑机注塑一体成型法,该方法中所使用到的注塑机在完成注塑后,会将成品会脱模并堆积在模具下方,需要人工进行收集和搬运。这一过程需要机器停机,占用了生产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传统注塑机存在着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注塑机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包括注射机构、与注射机构上端相连通的料斗、套设在注射机构外侧的限位板、穿设在限位板内的导向柱、套设在导向柱上的支撑板、设在支撑板上的下模组、设在下模组上的上模组、设在上模组上的压模液压缸和设在下模组一侧的输送带;所述下模组顶部两侧设有挡板;所述下模组穿设有脱模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给本申请中的拉链下止注塑机通电后,注射机构能将来自料斗的工程塑料颗粒加热融化并挤压到上模组和下模组构成的模具的空腔当中,压模液压缸对上模组施加一定的压力保压一段时间后,上模组上升,下模组下降,成品脱模并翻滚到一侧的输送带上,由输送带运输到合适位置。整个生产过程减少了人力劳动,达到了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注射机构包括输料液压缸、设在输料液压缸下的输料管、设在输料管内的螺杆、设在螺杆一端的注射头、设在螺杆另一端的驱动电机和设在输料管外侧的电磁加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射机构能够完成对工程塑料颗粒的加热、送料和挤压注射。其中,螺杆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发生旋转,工程塑料颗粒通过螺旋输料的方式被螺杆运送到注射端。工程塑料颗粒在运送过程中被电磁加热器加热融化成液态,螺杆在输料液压缸的推动下将液态的工程塑料推向注射头,并由注射头注射到模具的型腔中。完成注射后螺杆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上升,在驱动马达的作用下反转并将液态工程塑料积蓄在螺杆前端,准备进行下一次注射。这种注塑方案的生产周期连续性强,并且不需要保持非常大的锁模力,能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的效果。
可选的,螺杆靠近料斗一端的螺距大于另一端的螺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入料口端的螺距较大,能够容纳较多的 未完全融化的工程塑料颗粒,提高运输效率。螺杆注射头端的螺距较小,便于对注塑量进行控制,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
可选的,注射头中设有止逆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逆滚珠能在螺杆挤压注塑的过程中封闭运送液态工程塑料的通道,避免液态工程塑料因被挤压受到反作用力而回流到螺杆处的现象造成注塑产品出现空腔等质量问题出现。
可选的,导向柱底部设有圆盘,所述圆盘设有螺栓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大导向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导向柱对本申请中的拉链下止注塑机的支撑更牢固。圆盘上的螺栓孔可以安装地脚螺栓,进一步增加稳固性。
可选的,下模组包括设在顶部两侧的挡板、设在支撑板上的气缸、设在气缸上的下模板和穿设在下模板中的脱模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埠拉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埠拉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8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式间接负压吸引器
- 下一篇:一种快速散热的室内配电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