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式间接负压吸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8713.7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7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杜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艳鹏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罗健龙 |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间接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隔离式间接负压吸引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气泵、缓冲罐和储存罐,气泵和缓冲罐之间通过吸管连接,缓冲罐与储存罐之间通过导流管连接,缓冲罐的罐口处固定安装有瓶塞,储存罐的瓶口处固定安装有罐盖,储存罐连接有引流管,储存罐内放置有储存袋,储存袋开口与引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存袋来存放秽物和废气等物质,气泵通过吸管使缓冲罐内产生负压,缓冲罐通过导流管使储存罐产生负压,储存罐产生负压使储存袋趋于膨胀吸收外部空气而产生吸力,将秽物和废气等通过引流管吸入储存袋内,使秽物和废气等不与储存罐直接接触,保障了储存罐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隔离式间接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
目前用于临床的吸引器有气泵、缓冲罐、储存罐组成,打开气泵使缓冲罐产生负压,通过气管使与之串联的储物罐产生负压,通过引流管吸出病人器官内的秽物,但是,这种操作会导致秽物进入储存罐并与气泵抽走的空气直接接触,使经引流管进入吸引器系统的空气受到被吸物污染,并向大气排放,导致大气污染,其次,直接进入吸引器储物罐的秽物,倾倒、洗刷不便,且清洗过程易导致病菌流散、传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隔离式间接负压吸引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隔离式间接负压吸引器,解决现有的吸引器存在的污染空气以及清洗过程中造成病菌流散传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隔离式间接负压吸引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气泵、缓冲罐和储存罐,所述气泵和缓冲罐之间通过吸管连接,所述缓冲罐与储存罐之间通过导流管连接,所述缓冲罐的罐口处固定安装有瓶塞,所述储存罐的瓶口处固定安装有罐盖,所述储存罐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贯穿罐盖和箱体与外界连通,所述储存罐内放置有储存袋,所述储存袋开口与引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阀门,通过设置储存袋来存放秽物和废气等物质,气泵通过吸管使缓冲罐内产生负压,缓冲罐通过导流管使储存罐产生负压,储存罐产生负压使储存袋趋于膨胀吸收外部空气而产生吸力,将秽物和废气等通过引流管吸入储存袋内,使秽物和废气等不与储存罐直接接触,保障了储存罐的清洁。
优选地,所述储存袋的容积应大于储存罐的容积,所述储存袋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储存袋的容积大于储存罐的容积可以避免吸力过强而使储存袋完全膨胀后还无法填充整个储存罐,从而导致储存袋损坏等意外发生。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与罐盖的接口处固定安装有密封环,通过设置密封环,防止引流管与罐盖之间的接口处存在缝隙,导致无法产生负压。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在缓冲罐内的长度大于吸管在缓冲罐的长度,所述缓冲罐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吸附过滤层,通过设置导流管和吸管在缓冲罐内的长度,当储存袋破损后,废气进入缓冲罐内,沉入底部经过吸附过滤层的处理后产生的危害较小。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部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通过设置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来保护内部结构。
优选地,所述箱体相对两表面上均焊接有握把,通过设置握把,来携带和移动该装置。
优选地,所述箱体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通过设置支撑柱来支撑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艳鹏,未经杜艳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8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