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电池密封极柱盖的端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8599.8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银;杜乔新;王国海;熊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力扬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88 | 分类号: | H01M50/188;H01M50/17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许志辉 |
| 地址: | 629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蓄电池 密封 极柱盖 端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密封极柱盖的端子结构包括电池盖、端子和极柱,所述极柱安装在电池盖内,所述端子开设有通孔,所述端子的通孔与极柱大小匹配,所述极柱沿轴向贯穿安装槽形成环形面且贯穿端子的通孔,所述端子设置有四个孔位,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四个槽位,四个孔位和四个槽位形成四个相互配合的通道。通过设计出来的通道能够使底胶在固化前畅通快速的留到指定位置,达到完全密封极柱的目的,解决端子趴酸的不良。凸台设置有与端子的弯曲部相匹配的卡槽,使通道更加的稳固,保证了使用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密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蓄电池密封极柱盖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电池普遍采用底胶密封极柱,但是大多数大盖和端子结构设计不配套造成底胶不易流到指定密封位置,同时在端子和大盖的配合处会存在肉眼看不见的间隙,在电池长时间存放或在充电的过程中容易从端子处趴酸,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大盖和端子结构使底胶容易流到指定位置,完全密封极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蓄电池密封极柱盖的端子结构,包括电池盖、端子和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安装在电池盖内,所述端子开设有通孔,所述端子的通孔与极柱大小匹配,所述极柱沿轴向贯穿安装槽形成环形面且贯穿端子的通孔,所述端子设置有孔位,所述安装槽设置有槽位,所述孔位和槽位配合形成通道。
所述孔位设置有4个,分别是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第四孔位,所述槽位设置有4个,分别是第一槽位、第二槽位、第三槽位、第四槽位;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第四孔位分别和第一槽位、第二槽位、第三槽位、第四槽位形成四个相互配合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端子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一边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与端子的弯曲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弯曲部是弹性部件。
优选的,所述环形面是倾斜曲面,倾斜角度为1.5~2.5度,所述环形面与端子的垂直距离为4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第四孔位均是半圆弧形,所述第一槽位、第二槽位、第三槽位、第四槽位的深度均为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第四孔位分别和第一槽位、第二槽位、第三槽位、第四槽位形成了四个相互配合的通道,通过设计出来的通道能够使底胶在固化前畅通快速的留到指定位置,达到完全密封极柱的目的,解决端子趴酸的不良。
2.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槽的一边设置有凸台,凸台的卡槽与端子的弯曲部正好可以卡接,可以有效的固定端子,使其供底胶流通的通道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槽底部的环形面是倾斜曲面,倾斜角度为1.5~2.5度,所述环形面与端子的垂直距离为4mm,由于环形面是倾斜的,可以更好的使底胶能将极柱和电池盖密封起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端子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端子和极柱的剖视图;
图5为环形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盖,101-第一槽位,102-第二槽位,103-第三槽位,104-第四槽位,2-端子,201-第一孔位,202-第二孔位,203-第三孔位,204-第四孔位,3-极柱,31-环形面,4-安装孔,5-凸台,6-安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力扬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力扬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8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弧形工件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计量斗翻板封堵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