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4973.7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7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万兴(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90 | 分类号: | A24F40/90;A24F40/42;A24F40/50;A24F40/465;A24F4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吕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充电 磁吸换弹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包括:壳体、烟弹、蓄电池、底盖、控制主板、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磁性隔离盖,所述烟弹插接在壳体内壁上方,所述烟弹底部固定有磁吸部,且磁吸部与磁性隔离盖磁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在壳体内壁下端,所述底盖卡接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壳体内壁下端,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固定在壳体内壁底部。本实用新型主体烟杆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人们通过移动终端的定位软件快速定位主体烟感的位置,并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方便人们寻找,且外壳在倾倒状态下,通过第二电磁线圈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的雾化器,透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产生“蒸汽”供用户吸食,有着与卷烟类似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
现在市面上的电子烟存在以下问题:
1、一次性电子烟使用后丢弃,电池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2、在电子烟长时间不使用时,人们容易忘记电子烟的存放位置,使得人们无法快速找到电子烟的具体位置;
3、现有的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烟都是智能在特定的位置下才能进行充电,如果电子烟倾倒,则无法正常充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包括:壳体、烟弹、蓄电池、底盖、控制主板、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磁性隔离盖,所述烟弹插接在壳体内壁上方,所述烟弹底部固定有磁吸部,且磁吸部与磁性隔离盖磁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在壳体内壁下端,所述底盖卡接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壳体内壁下端,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固定在壳体内壁底部,且第一电磁线圈位于控制主板下方,两个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对称安装在壳体内壁,且第二电磁线圈位于蓄电池中部。
优选的,所述烟弹包括:插接壳、玻纤管和储油棉,所述插接壳插接在壳体内壁,所述插接壳顶部固定有吸嘴,所述玻纤管固定在在插接壳内壁,所述玻纤管外侧固定有棉芯发热丝,且棉芯发热丝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储油棉固定在插接壳内壁,且玻纤管位于储油棉内部。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表面集成有无线定位芯片和蜂鸣器,所述无线定位芯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所述蓄电池、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均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性隔离盖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吸部为一种永磁铁。
优选的,所述底盖中部固定有气动开关。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方便充电的磁吸换弹电子烟:
1、通过磁性隔离盖将烟弹和烟杆主体分开,烟弹通过磁吸部与磁性隔离盖进行磁吸连接,方便人们直接拆卸安装烟弹,使得主体烟杆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控制主板上设置无线定位芯片,人们通过移动终端的定位软件快速定位主体烟感的位置,并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方便人们寻找;
3、在外壳内设置的第一电磁线圈方便在烟杆主体站立时,通过无线充电底座对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而在壳体内壁侧壁安装的两个第二电磁线圈使得外壳在倾倒状态下,也可通过第二电磁线圈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万兴(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万兴(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4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穿堤涵裂缝修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