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丁晴橡胶层墨辊的印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2991.1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益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妮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1/10 | 分类号: | B41F31/10;B41F31/32;B41N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橡胶 层墨辊 印刷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丁晴橡胶层墨辊的印刷机,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改善了更换油墨时,需要更换墨辊上橡胶层,浪费劳动力成本的问题,其包括印刷机本体,安装于印刷机本体内的墨辊,安装于印刷机内与墨辊抵接的印版辊,以及设置于墨辊周侧的丁晴橡胶层;墨辊设置有多根,印版辊与最下端的墨辊抵接;相邻两所述墨辊之间设置有中间辊;印版辊的一侧还设置有转印辊组,转印辊组包括与印版辊抵接的转印辊,以及与转印辊抵接的压紧辊;印刷机本体于墨辊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墨辊与其相邻的辊之间压力的调节组件。本申请在更换油墨时,不需要对墨辊上橡胶层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丁晴橡胶层墨辊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技术中的进步,各种印刷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在印刷机中常用的有普通快干型油墨和紫外固化油墨(UV干燥油墨)。当采用不同的油墨时,则需要将印刷机上墨辊的普通橡胶进行更换;浪费大量的劳动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丁晴橡胶层墨辊的印刷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丁晴橡胶层墨辊的印刷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丁晴橡胶层墨辊的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安装于印刷机本体内的墨辊,安装于印刷机内与墨辊抵接的印版辊,以及设置于墨辊周侧的丁晴橡胶层;所述墨辊设置有多根,所述印版辊与最下端的墨辊抵接;相邻两所述墨辊之间设置有中间辊;所述印版辊的一侧还设置有转印辊组,所述转印辊组包括与印版辊抵接的转印辊,以及与转印辊抵接的压紧辊;所述印刷机本体于墨辊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墨辊与其相邻的辊之间压力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丁晴橡胶层具有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的特性,能够适用与普通快干型油墨与紫外固化油墨;因此,在更换油墨后,不需要对丁晴橡胶层更换。另外,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墨辊与相邻辊之间的压力,可使得油墨在丁晴橡胶层上传递更为均匀。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设置于调节座上沿竖向调节墨辊的竖直调节件,以及驱动调节座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调节件;
所述调节座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墨辊轴向穿设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位于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槽的两端延伸至调节座端部外壁;
所述竖直调节件包括固定板与调节螺杆,且竖直调节件设置有两个分布于调节槽的两端部;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安装于调节座上;所述调节螺杆的轴线垂直于水平调节件驱动调节座的移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时,将两调节座上的调节螺杆旋松,再依次驱动调节槽两端调节螺杆转动,使得墨辊在竖向发生移动;调节完毕后,锁紧调节螺杆,将其端部抵紧于连接轴承上即可。
可选的,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可抵紧于固定板上的紧固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母的设置,进一步减少调节螺杆发生松动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调节螺杆远离连接轴承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内六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六角槽的设置,便于通过内六角扳手插入内六角槽转动调节螺杆。
可选的,所述调节螺杆靠近连接轴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可贴合于连接轴承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的设置,有效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调节螺杆对连接轴承的紧固效果。
可选的,所述调节螺杆与弧形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杆与弧形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得调节螺杆在转动时,能够顺利带动弧形板沿调节槽移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与调节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妮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妮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2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业票据轮转印刷机印刷水墨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机器人弧焊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