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内镜手术用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20549.5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60 | 分类号: | A61B9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尹得银 |
地址: | 30018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手术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内镜手术用托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支撑柱和工作板,支撑柱设在支撑座的上方,支撑柱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滑动设有同一个连接块;通过设置底座,利用底座上设置的支撑柱,使得工作板能够对手部进行支撑,且支撑板的转动能够进行一个方向上的角度调节,利用支撑柱上开设的安装槽,再利用安装槽内转动设置的与连接块相连接的蜗轮,从而使得蜗杆能够通过蜗轮带动工作板进行另一个方向上的转动,配合转环的转动使得工作板能够进行多角度的转动调节,便于在多个方位对脊柱内镜进行稳定的固定,提高术中透视定位的准确度,以及能够解放术者一只手,参与到手术减压过程,减少手术助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镜手术用托架。
背景技术
脊柱内镜手术意味着在一定医疗风险下避免大切口,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以达到比传统或标准的脊柱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效果肯定、术后功能恢复快为目的。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棒状光学器械,是在脊柱内镜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在手术中医护人员需要手持关节镜插入患者的体内,但长时间的手持关节镜容易产生手部、腕部及上臂的疲劳,所以需要用到脊柱内镜手术托架对手部进行支撑;在脊柱内镜术中定位时无固定托架支撑内镜,如果无人把持内镜容易造成定位错误;术中进行椎管减压时因一手持内镜,故需要助手帮助拉钩暴露镜下视野。而目前尚无此类脊柱内镜支撑手术托架,在无人手持的情况下稳定固定脊柱内镜,利于术中透视准确定位手术节段,同时可以解放出术者一只手去参与术中的操作,从而减少手术助手,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进行多角度调节的脊柱内镜手术用托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内镜手术用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内镜手术用托架,包括支撑座、支撑柱和工作板,所述支撑柱设在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柱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滑动设有同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转动设有转环,所述工作板设在所述转环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转动设有与所述蜗轮相匹配的蜗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工作板上开设有脊柱内镜放置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转环活动设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转环上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凸起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柱滑动设在所述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筒的内壁并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滑动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槽内T形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相对一侧面开设有两个相匹配的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未经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0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