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呼叫器及呼叫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18212.0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郑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H04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明华 |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呼叫器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医用呼叫器及呼叫器系统,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的医用呼叫器包括:呼叫器本体,以及与所述呼叫器本体可分离连接的便携辅助组件;所述呼叫器本体内设置有拾音模块、处理器模块、远程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生成呼叫器所处位置的定位信息;所述拾音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呼叫语音;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向远端的接收应答装置发送求助信息和所述定位信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呼叫器提供工作电流。本申请有助于在相关紧急情况下让医护人员能及时找到病人进行救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呼叫器及呼叫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应用场景中,病床处设置的医用呼叫器属于医院的对讲系统,护士站是主机,病床处为分机,该种呼叫器可用于护士与病床病人的呼叫、对讲,病人寻求帮助时可按呼叫器呼叫护士。方便病人和护士之间的交流。
现有的呼叫器,固定在病房的病床附近,通过相关连接线缆接入对讲系统,其由于连接线的长度限制,只能在病床附近使用。
而实际中,存在如下情况:如病人在病房摔倒了,但其位置距离呼叫器很远,按不到呼叫器,不能呼叫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只能是护士查房时发现;病人外出检查,陪检的一般是家属和配送师傅,他们不具备病人突发病情变化时的抢救能力,若发生突发情况(如突发心脏骤停),也不能立即呼叫到医务人员,往往会错过黄金抢救处理时间;如病人外出在医院花园里散步由于低血糖摔倒了,也不能立即找到医护人员,耽误了抢救,严重低血糖可造成病人的死亡。种种情况表明,实际中亟需一种可以让病人随时随地进行呼叫的呼叫器,以便在相关情况下让医护人员及时找到病人并进行救治。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呼叫器及呼叫器系统,采用便携设置及语音识别方式,以有助于实现病人可随时随地进行呼叫,从而在相关紧急情况下让医护人员能及时找到病人进行救治。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呼叫器,其包括:呼叫器本体,以及与所述呼叫器本体可分离连接的便携辅助组件;
所述呼叫器本体内设置有拾音模块、处理器模块、远程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定位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生成呼叫器所处位置的定位信息;
所述拾音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呼叫语音;
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向远端的接收应答装置发送求助信息和所述定位信息;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呼叫器提供工作电流。
可选地,所述便携辅助组件为腕带结构组件;
所述腕带结构组件中部形成有与所述呼叫器本体相匹配的安装凹陷,所述呼叫器本体嵌设安装在所述安装凹陷内。
可选地,所述呼叫器本体表面的设置有呼叫触发按键,所述呼叫触发按键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呼叫触发按键包括设置在所述呼叫器本体上表面的第一呼叫触发按键,以及设置在所述呼叫器本体第一侧表面的第二呼叫触发按键。
可选地,所述呼叫器本体上,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上设置有收扩音孔;
与所述收扩音孔相对,所述呼叫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声音报警模块。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基于可充电电池实现;在所述呼叫器本体的第三侧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的充电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8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OSA性能检测分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安全和安装便捷的面板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