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配水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17840.7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6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鹏;杨海洋;毛战坡;廖敏辉;王峰;刘鹄;陈铁柱;刘成志;刘欣;杨凯;曹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夏智海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配水 切换 装置 | ||
1.一种集配水切换装置,设于潜流湿地内部以供集配水,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管、配水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集水管与所述配水管的连接管、设于所述集水管内的第一调整件以及设于所述配水管内的第二调整件,所述连接管将所述集水管分为具有第一入水口的上集水管段和具有第二入水口的下集水管段,所述连接管将所述配水管分为具有第一出水口的上配水管段和具有第二出水口的下配水管段,所述第一调整件用于实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选择性地连通于所述上集水管段或所述下集水管段;所述第二调整件用于实现连接管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通于所述上配水管段或所述下配水管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与所述集水管的内侧壁滑动配合的第一塞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塞板且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塞板位置的第一推拉杆,所述第一推拉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集水管且伸出至外部;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与所述配水管的内侧壁滑动配合的第二塞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塞板且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塞板位置的第二推拉杆,所述第二推拉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配水管且伸出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塞板具有第一阻水端,所述第一调整件还包括第一阻水垫,所述第一阻水端设有所述第一阻水垫;和/或,所述第一塞板于所述第一阻水端相对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阻水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塞板具有第二阻水端,所述第二调整件还包括第二阻水垫,所述第二阻水端设有所述第二阻水垫;和/或,所述第二塞板于所述第二阻水端相对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阻水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与所述集水管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挡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上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相对所述集水管转动的第一调整杆,所述第一调整杆穿设于所述集水管且伸出至外部;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与所述配水管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二挡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上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挡板相对所述配水管转动的第二调整杆,所述第二调整杆穿设于所述配水管且伸出至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配水切换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入水口的第一入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入水口的第二入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管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第二出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水管、第二入水管、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上均开设有过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过水孔均为斜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过水孔的开孔间距为15cm-20cm,且各所述过水孔的孔径不小于2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配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朝向于潜流湿地外部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所述集水管的另一端呈封闭结构;所述配水管朝向于潜流湿地外部的一端呈开口结构,所述配水管的另一端呈封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78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大黄切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气式电池粉造粒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