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质量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16887.1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蕴;邓幸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成电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99/00;G01M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冉 |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杨***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质量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质量检测装置,涉及一种座椅检测装置,包括总箱,总箱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方转动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L形杆,L形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总箱滑动连接的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转动连接有座椅,座椅另一侧下方与固定连接在总箱下方的立柱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螺母和移动板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杆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座椅晃动,从而可以将检测数据通过感应块输送出去,便于对汽车抗震缓冲能力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车座椅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交通工具,已经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商品,随着人们对汽车的使用和了解,在选择购买汽车产品时,已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安全、可靠、动力强劲的汽车,而且越来越重视舒适性,汽车座椅作为内饰部件,且与人体接触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对于舒适性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汽车座椅的质量是否达标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汽车座椅通常需要检测装置对其进行方方面面的检测,现有的检测装置大部分只能对汽车座椅的座位面进行检测,而缺乏对座椅的震动和晃动方面的检测,而如果汽车座椅震动和晃动方面的质量不达标很可能会给乘客带来危险,而且通常的检测装置无法灵活对座椅的靠背进行压力检测,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质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质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总箱,总箱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方转动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L形杆,L形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总箱滑动连接的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转动连接有座椅,座椅另一侧下方与固定连接在总箱下方的立柱转动连接,总箱上方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有与总箱转动连接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梯形块下方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块,第一滑动块另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立杆,立杆下端滑动连接有一端与梯形块侧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杆,滑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箱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端部通过插销连接有撞击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下方固定连接有加湿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下方固定连接有数个感应块,感应块固定连接有下端与总箱连接的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箱上方固定连接有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箱与固定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螺母和移动板移动,进而通过摆动杆带动L形杆摆动,进而带动升降杆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座椅晃动,从而可以将检测数据通过感应块输送出去,便于对汽车抗震缓冲能力进行检测;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移动,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梯形块上下移动,进而通过移动杆和第一检测块对座椅坐板处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滑动杆带动第二检测块移动,从而对座椅的靠背处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成电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成电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6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尘罩及除尘系统
- 下一篇:一种潜水泵的泵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