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办公建筑楼宇智能化监控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5021.9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楼;于相金;田真真;任琢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河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G08B17/10;G08B17/12;G08B7/06;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律师事务所 16031 | 代理人: | 姚星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办公 建筑 楼宇 智能化 监控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办公建筑楼宇智能化监控终端,包括:安装板、固定臂、烟雾传感器、警报器、安装座、旋转座、监控装置、微处理单元一、微处理单元二、继电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二、存储模块以及监控终端服务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烟雾传感器配合监控装置,使得一旦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火灾信号,将火灾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单元一,微处理单元一通过控制监控装置对周围进行火灾确认,并将火灾发生位置图像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二传输给微处理单元二,便于监控人员及时发现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将损失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办公建筑楼宇智能化监控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楼宇大厦工作人员多,楼宇中环境质量无法得到实时监控与保障,将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建筑内各种系统设备,如照明、防盗报警、停车场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动态控制,实现楼宇电气控制的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办公楼内对防火的设备普遍依靠烟雾报警器,当烟雾报警器发生故障或者没有及时监控到时,会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而监控设备不具有火灾检测的功能,往往使得火灾情况判断不够及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亟需一种办公建筑楼宇智能化监控终端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办公建筑楼宇智能化监控终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办公建筑楼宇智能化监控终端,包括:安装板、固定臂、烟雾传感器、警报器、安装座、旋转座、监控装置、微处理单元一、微处理单元二、继电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二、存储模块以及监控终端服务器,所述固定臂设置在安装板前表面,所述固定臂下表面前侧安装烟雾传感器,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固定臂前端,所述安装座下表面安装有警报器,所述旋转座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端,所述旋转座上端活动安装有监控装置,所述镜头安装在监控装置前端内部,所述监控装置上表面安装有保护壳体,所述监控装置通过调节结构铰接在旋转座上端;
所述微处理单元一、继电器以及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安装在监控装置内部,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通过无线信号与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二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一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二与微处理单元二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监控终端服务器内安装有微处理单元二,所述监控终端服务器内安装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微处理单元二数据连接。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无线信号收发模块设置在所述烟雾传感器内部,所述烟雾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微处理单元一无线信号连接。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警报器为一种声光报警器,警报灯安装在所述警报器内部,所述警报器内部安装有警报喇叭。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马达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端内部,所述驱动马达通过传动齿轮与旋转座下端齿轮连接。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控装置与微处理单元一数据连接,红外灯安装在所述监控装置前端,所述微处理单元一内输入火灾对比确认程序。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控装置输出端与微处理单元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输出端与微处理单元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一输出端与继电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输出端与外界电源输入端连接,外界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警报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一输出端与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输出端与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二输出端与微处理单元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单元二输出端与存储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二输出端与监控终端服务器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河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天河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50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废水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高强度方便提拉的PE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