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对焊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11609.7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5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顾洪仁;郭张峰;吴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颐和德昌电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1/04 | 分类号: | B23K11/04;B23K11/31;B23K11/36;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周彩钧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对焊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对焊机,它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焊接夹具组件(2),所述焊接夹具组件(2)右方设置有进给组件(3)和推杆撞击组件(4),所述进给组件(3)和推杆撞击组件(4)前后布置。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对焊机,其能够有效保证对焊材料的同心度和精度,且对焊压紧力可调,能够有效保证对焊材料的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对焊机,适用于钢、铜、铝、合金等材料的圆形和异形线材、棒材的熔接对焊,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焊机也称为电流焊机或电阻碰焊机,它是利用两工件接触面之间的电阻,瞬间通过低电压大电流,使两个互相对接的金属的接触面瞬间发热至融化并融合。闪光对焊主要是利用工件对口接触电阻产生热量加热工件,金属表面熔化,温度梯度大,热影响区比较小,焊缝是在工件对口固相金属产生塑性变性条件下,形成共同晶粒。焊缝组织、成分接近基本金属(或者经过热处理),比较容易获得等强等塑焊接接头。闪光过程具有排出空气,降低金属氧化的自保护功能。顶锻还能将氧化物随液体金属排出焊缝之外。焊缝夹杂、未焊透等缺陷较少,因此其焊接适用范围广,原则上能锻造的金属材料都可以用闪光对焊焊接。现有的对焊机虽然能够对工件进行紧固夹持和接面的挤压,但是其无法保证对焊的同心度和精度,且压紧力不可条,无法有效保证对焊材料的表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对焊机,其能够有效保证对焊材料的同心度和精度,且对焊压紧力可调,能够有效保证对焊材料的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对焊机,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焊接夹具组件,所述焊接夹具组件右方设置有进给组件和推杆撞击组件,所述进给组件和推杆撞击组件前后布置。
可选的,所述焊接夹具组件包括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设置有固定电极座和移动电极座,所述移动电极座位于固定电极座右方,所述移动电极座下方沿横向设置有直线滑轨副,所述移动电极座设置于直线滑轨副上,所述固定电极座上方设置有固定压板座,所述移动电极座上方设置有滑动压板座,所述固定电极座和移动电极座上均设置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上设置有第一熔接钳口,所述固定压板座和滑动压板座上均设置有第二熔接钳口,所述第一熔接钳口和第二熔接钳口形成的夹紧面与地面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熔接钳口包括第一成型钳口,所述第一成型钳口前侧或后侧设置有第一退火钳口,所述第一成型钳口端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去渣钳口;所述第二熔接钳口包括第二成型钳口,所述第二成型钳口前侧或后侧设置有第二退火钳口,所述第二退火钳口端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去渣钳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成型钳口和第二成型钳口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退火钳口座和第二退火钳口座,所述第一退火钳口和第二退火钳口分别设置于第一退火钳口座和第二退火钳口座上;所述固定电极座、移动电极座、固定压板座和滑动压板座前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退火钳口座和第二退火钳口座分别通过锁紧螺栓与相应的滑槽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电极座右侧设置有调节安装座,所述调节安装座上设置有推进调节座,所述推进调节座上通过第一锁紧螺母设置有推进撞击杆。
可选的,所述固定压板座后侧中部与固定电极座后侧中部相铰接,所述滑动压板座后侧中部与移动电极座后侧中部相铰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座上设置有左右两套压紧机构,左右两套压紧机构的位置分别与固定压板座和滑动压板座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位于第一支座后方,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设置于固定压板座或滑动压板座上,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设置于固定电极座或移动电极座上,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支座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支座相铰接,所述固定电极座或移动电极座底部设置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铰接设置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上端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铰接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颐和德昌电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颐和德昌电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1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用气动压合治具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可升降淋雨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