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连续击发的一步打标式鼠耳标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9993.7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献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董前进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连续 击发 一步 打标式鼠耳标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标记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连续击发的一步打标式鼠耳标钳装置,包括:手柄Ⅰ、手柄Ⅱ、套筒、顶柱座、推柱、顶柱、弹簧Ⅰ、弹簧Ⅱ、耳标匣、固定套、耳标套托撑结构、耳标套、耳标插针、耳标套顶推结构、耳标插针顶推结构。本装置可以一步完成对老鼠耳部进行打孔和固定耳标两项工作,快速高效。在完成对老鼠耳朵的标记后,耳标插针和耳标套会在各自顶推机构的作用下自动替补至下一个位置,实现耳标套和耳标插针的自动补充,方便进行下一个老鼠耳朵的标记,可以适用于快速的打耳标操作,省时省力。耳标匣内放置有较多的耳标插针和耳标套,从而可以一次性对多个老鼠耳朵进行标记,实现批量打耳标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标记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连续击发的一步打标式鼠耳标钳装置。
背景技术
动物实验作为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发等健康相关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鼠是动物实验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实验动物之一。对动物标记是所有实验研究的第一步。现有实验动物的标记方法主要有身体染色法、剪趾法、打耳孔或剪口法、不锈钢耳环、纹身法。
上述标记方法各有优缺点:染色法操作简单,但保存时间较短,时间长容易出现褪色,染料中含有有毒成分会被动物甜食吸收造成毒性;剪趾法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由于可引起动物疼痛、去指骨可引起活动障碍,再加上动物伦理,许多机构已经禁止;打耳孔或剪口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的编号,耳朵上多处打孔不符合动物福利,后期观察容易混淆编号。剪口保存时间不长易被其他鼠破坏,标记信息量较少;不锈钢金属耳环成本低、易于操作,缺点是可能脱落、发生感染、增强肿瘤形成、引起动物疼痛。耳标签法操作简单,保存时间较长,同时标记信息量远多于其他标记法。所以一般常见采用耳标签法对老鼠耳部进行固定标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现有耳标具有以下缺陷急需解决:
1、现有耳标打孔与固定没有针对批量个体进行打孔操作,打孔固定一个耳标后需要去挑拣下一个待用耳标,十分耗费时间与精力。
2、现有耳标采用V型金属耳标,按压闭合能够完成耳标夹的固定,该类耳标片状穿刺刀具为尖端窄、根部宽的锥形刀片结构,对老鼠耳部伤害较大,刀片穿刺对老鼠耳部切口长度较长,十分容易造成老鼠耳部撕裂,且该类刀片切口不易愈合,十分容易造成老鼠耳部出现感染情况。且在耳标按压穿刺过程中没有缓冲安全机制,容易因为用力过大导致老鼠耳部被压烂的情况,引起动物疼痛,还可能增强肿瘤形成。
3、现有V型金属耳标可以通过打孔钳进行按压打孔耳标固定,现有配套打孔钳没有防脱落结构,无法避免按压过程中脱落,且该打孔钳在按压力过量容易出现将耳标夹按压变形过紧情况,导致传统耳标打孔时老鼠耳部打孔周围因为力度无法精确掌控导致挤压溃烂的情况出现。
4、现有耳标打孔固定操作多为先打孔后固定耳标的操作顺序,不仅操作步骤麻烦,而且还需要挑拣耳边在打孔处手工拼装固定,效率十分低下,耗费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击发的一步打标式鼠耳标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连续击发的一步打标式鼠耳标钳装置,包括:手柄Ⅰ、手柄Ⅱ、套筒、顶柱座、推柱、顶柱、弹簧Ⅰ、弹簧Ⅱ、耳标匣、固定套、耳标套托撑结构、耳标套、耳标插针、耳标套顶推结构、耳标插针顶推结构;
手柄Ⅰ与套筒连接,固定套与顶柱座连接,顶柱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套筒上,推柱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套筒内,弹簧Ⅰ套设在推柱上且位于推柱和套筒之间,顶柱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推柱内,弹簧Ⅱ套设在顶柱上且位于顶柱和推柱之间;手柄Ⅱ的端部设置有两个铰接点,分别与套筒、顶柱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献,未经张忠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9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