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07498.2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春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30;G01D11/02;G01D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温湿度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涉及温湿度监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温湿度监测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后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固定安装有收放机构和记录板,所述外壳体的后侧壁活动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挂板,且挂板设置在收放机构的后端,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共开设有多个,该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的收放机构,能够方便使用者将外壳体内部的记录板移出收纳槽内,继而就能够方便实验人员随时对温湿度进行记录,记录的数据能够为后续的实验进行提供方便,该机构的设计,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监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温湿度监测装置在生命科学设施,计量/校准实验室和电子制造环境,温度和湿度往往需要监测和报警显示,以保障产品和工艺。在环境监测,实时数据报告,以确保环境“符合规格”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结构简单且需要安装在固定位置,在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很难调整监测装置到适合观察的角度或位置,导致实用性较差,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其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温湿度监测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后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固定安装有收放机构和记录板,所述外壳体的后侧壁活动连接有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放机构包括有调节旋钮、转轴和丝杆,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外壳体顶端的外部,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调节旋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和丝杆均转动连接在外壳体内部的后端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记录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记录板设置在丝杆的前端,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丝杆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外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湿度监测器包括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正表面,所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温湿度监测器本体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挂板,且挂板设置在收放机构的后端,所述外壳体的后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收纳槽的侧壁内,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收纳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共开设有多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收放机构,能够方便使用者将外壳体内部的记录板移出收纳槽内,继而就能够方便实验人员随时对温湿度进行记录,记录的数据能够为后续的实验进行提供方便,该机构的设计,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2.该无尘实验室用温湿度监测装置整体设计小巧便捷,方便实验人员随身携带,同时,通过设置的挂板和支撑装置,既能够将装置挂设在实验室的墙面上,也能够将在装置支撑在实验台上,方便实验人员随时查看,该结构的设计,增加了装置的多功能性,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监测装置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7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