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位可调节的模型桩免拆卸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2783.5 | 申请日: | 202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军;丁玉鑫;郭紫玥;张心语;杜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位可 调节 模型 拆卸 固定 装置 | ||
一种桩位可调节的模型桩免拆卸固定装置,主要包括竖直、水平方向伸缩杆和模型桩固定构件。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长度调节桩的竖直、水平位置,并利用固定构件固定桩的位置,保证桩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桩的自重沉降、斜向偏移等问题,降低了试验的误差。试验结束后通过水平和竖直伸缩杆间的六角螺栓,可调节水平伸缩杆的角度,可抬起水平伸缩杆,在免拆卸的条件下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桩位可调节的模型桩免拆卸固定装置,尤其是针对岩土工程基桩模型试验。
背景技术
桩基础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一种深基础形式,利用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承担自重及其上部荷载。因其功能多样、承载力高、沉降速率慢、沉降量小、适合机械化施工及施工震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和港口码头等实际建设工程中。随着桩基础应用的增加,其承载性能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由于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桩土相互作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理论计算不能准确估计基桩的承载性能,往往需要结合试验验证和修正。模型试验是验证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主要手段。然而对于模型桩,在试验过程中常常出现自重沉降、斜向偏移、扰动土体等问题,导致了模型桩位置不一致,试验结果误差较大等缺陷。为了确定模型桩位置稳定,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桩位可调节的模型桩免拆卸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模型桩在试验过程出现自重沉降、斜向偏移、扰动土体和无法准确固定模型桩高度、水平位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位可调节的模型桩免拆卸固定装置,装置固定在模型槽侧壁顶部。在试验过程中,本装置固定模型桩的位置,避免由桩自重引起的沉降,防止了桩身轴线偏移,从而降低了外力作用下使模型桩对土体的扰动,更好地保证了试验土体和桩身位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位可调节的模型桩免拆卸固定装置,主要由竖直伸缩杆和水平伸缩杆组成,竖直伸缩杆底部处有一个活动夹头,用于将整个支架固定在模型槽一侧。通过调节伸缩杆紧固式螺栓可调整伸缩杆长度,调整桩身位置。竖直伸缩杆顶部焊接一凹槽,用于连接水平伸缩杆的连接构件。上述连接构件,其底部用双头螺栓连接悬臂连接构件。
竖直方向的伸缩杆与活动夹头用双头螺栓连接。竖直伸缩杆和水平伸缩杆间的凹槽与悬臂连接构件用六角螺栓固定。悬臂连接构件尾部用双头螺栓和水平方向的伸缩杆连接。调节六角螺栓使水平伸缩杆在水平方向能够在水平向旋转180°。
上述伸缩杆,材料选用铝合金,伸缩节数为两节,锁扣方式采用螺栓紧固式。水平伸缩杆顶部焊接的模型桩固定构件,由锁定旋钮和固定带组成,通过锁定旋钮可控制固定带的长度,控制需要固定的桩径固定模型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避免了模型桩在试验过程中,发成自重沉降、斜向偏移、扰动土体等问题。通过调整伸缩杆竖直和水平高度,确定模型桩固定位置。模型桩位置固定后,无需拆卸,只需调整固定构件,完成不同模型桩的室内试验。因此,在模型试验过程中安装本模型桩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固定模型桩,增强整个模型试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型桩固定构件示意图;
附图中 1.活动夹头,2.双头螺栓,3.伸缩杆,4.紧固式螺栓,5.凹槽,6.六角螺栓,7.悬臂连接构件,8. 模型桩固定构件,9.锁定旋钮,10.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将活动夹头1固定在模型槽一侧,调节紧固式螺栓4调整伸缩杆竖直高度以及水平位置并固定。拧松六角螺栓6调整水平伸缩杆角度后固定,扭动锁定旋钮9来控制固定带10长度满足不同直径的预制模型桩并固定。填土时,整个装置在模型槽一侧固定,使试验有足够的作业空间,调节完成后,桩身的位置可以始终固定。在完成填土后,可拧松锁定旋钮9和六角螺栓6,松开模型桩并抬高水平伸缩杆。免拆卸的同时,为之后的加载试验留有足够的空间。而且在调整一次伸缩杆长度后,不同型号的模型桩试验,只需调整模型桩固定构件8,简化了试验步骤,而且能够保证每次试验的高度一致。这种方式能够调节高度和水平位置,可以准确的将模型桩调整至中心位置并固定。防止了桩身在填土过程中发生自重沉降、斜向偏移、扰动土体等问题,降低试验的误差,增强了试验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2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