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耐磨性生态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02415.0 | 申请日: | 2021-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7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翁素英;林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安市鑫鼎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45/06 |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吴娇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性 生态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耐磨性生态炒锅,包括锅体,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为木质材料制成;附耳,所述附耳与锅体为一体结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于附耳的下侧;凸块,所述凸块上突出有连接杆;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与凸块的侧壁焊接;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以氮化物为原料用以防腐。本实用新型中,锅体的热镀锌工艺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且有良好的韧性及抗磨耗性,即使因受很大的机械伤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一小部份的锌层脱落,将铁基裸露,周围锌层就会发挥牺牲阳极的功能,来保护此处钢铁,使其不受侵蚀,因此锅体的正常使用中不会轻易受到磨损,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磨性生态炒锅。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由于中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炒锅是中国及东南亚的主要煮食工具。
炒锅在加热中会吸收热量,食物煮熟之后铁锅内食物过多时不便将食物倒入碗中,施力点过热会伤到手指,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性生态炒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耐磨性生态炒锅,包括锅体,还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为木质材料制成;
附耳,所述附耳与锅体为一体结构;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于附耳的下侧;
凸块,所述凸块上突出有连接杆;
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与凸块的侧壁焊接;
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以氮化物为原料用以防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离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内开设有连接杆贯穿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开口处凹陷有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把手的两侧侧壁上凹陷有防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锅体由热镀锌工艺制成,锅体的表面镀有锌层增强耐磨性以及导热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以及连接杆均为同一金属材质制成,且连接槽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锅体的热镀锌工艺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且有良好的韧性及抗磨耗性,即使因受很大的机械伤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一小部份的锌层脱落,将铁基裸露,周围锌层就会发挥牺牲阳极的功能,来保护此处钢铁,使其不受侵蚀,因此锅体的正常使用中不会轻易受到磨损,使用寿命更长。
2、本实用新型中,炒锅内煮的食物过多,手柄施力无法轻易将炒锅抬起时,使用者即可将把手套在连接杆上,附耳两侧的把手能够便于使用者将炒锅抬起,且炒锅受力较为均匀,便于将食物倒入到碗内。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炒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炒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炒锅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安市鑫鼎厨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安市鑫鼎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2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型养生锅
- 下一篇:一种多元素复合型养生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