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膜烧碱电解槽阴极进液温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8422.8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青;王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2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知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49 | 代理人: | 郑聪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烧碱 电解槽 阴极 温度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子膜烧碱电解槽阴极进液温度调节机构,包括总换热器、总管、进液支管、列管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所述总管与总换热器连接,总管上连接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电解槽连通的进液支管,每个进液支管上均连接有蒸汽调节阀和列管换热器,蒸汽调节阀用于控制进入列管换热器中的蒸汽流量;进入列管换热器内的蒸汽均由蒸汽发生器提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子膜烧碱电解槽阴极进液温度调节机构便于控制电解槽内液体的温度,保证了进入各台电解槽的阴极液温度均为最佳的控制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碱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子膜烧碱电解槽阴极进液温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很多氯碱企业采用日本旭化成电解槽生产离子膜烧碱,其中引进较多的复极髙电密自然循环电解槽,进槽阴极液均是通过一台总的换热器换热后,进入阴极液高位槽,再通过一总管分配到各台电解槽。随着烧碱单套机构能力越来越大,对应电解槽的台数也越来越多(比如一套30万吨/年的离子膜烧碱机构,所需电解槽台数可达10台),致使生产过程中各台电解槽的阴极进液温度有高有低,从而使槽内阴极液温度有高有低,温度过高,离子膜易破损,寿命变短;温度过低,电流效率会降低,吨碱耗电增多,因此非常希望有一办法,让进入各台电解槽的阴极液温度均为最佳的控制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离子膜烧碱电解槽阴极进液温度调节机构,以保证进入各台电解槽的阴极液温度均为最佳的控制温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离子膜烧碱电解槽阴极进液温度调节机构,包括总换热器、总管、进液支管、列管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
所述总管与总换热器连接,总管上连接有若干个分别与各个电解槽连通的进液支管,每个进液支管上均连接有蒸汽调节阀和列管换热器,蒸汽调节阀用于控制进入列管换热器中的蒸汽流量;进入列管换热器内的蒸汽均由蒸汽发生器提供。
进一步,所述列管换热器为立式列管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列管换热器包括从上之下依次法兰连接的上封头、上筒节、筒体、下筒节和下封头;上封头和上筒节之间固定设有第一隔板,上筒节和筒体之间固定设有第二隔板,筒体和下筒节之间固定设有第三隔板,下筒节和下封头之间固定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内换热管,若干个内换热管共同围成圆柱状,内换热管的上端向上穿过第二隔板并与上筒节内部连通,内换热管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并与下封头连通;所述内换热管的外周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外换热管,若干个外换热管共同围成圆环状,外换热管的上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并与上封头连通,外换热管的下端向下穿过第三隔板并与下筒节连通;所述上封头设有进液口,上筒节设有循环入口,筒体的上部设有蒸汽入口,筒体的下部设有蒸汽出口,下筒节上设有循环出口,下封头上设有出液口,循环出口与循环入口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连接有抽水泵。
进一步,所述下封头上固定设有支腿。
进一步,所述筒体内还设有折流板。
进一步,所述折流板为螺旋式折流板。
进一步,所述折流板为从上至下交错排列的扇形板。
进一步,伸入下筒节内的内换热管的外周罩设有套筒,且套筒的上端与第三隔板固定连接,套筒的下端与第四隔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封头内设有温度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子膜烧碱电解槽阴极进液温度调节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8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