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层母排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94738.X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5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郑黄春;陈小微;桑孙程;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9/008 | 分类号: | H01G9/008;H01G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徐志鑫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母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电容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层母排,包括一绝缘板体,所述绝缘板体的上下端面内分别连接有正极板和负极板,且位于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外端面上分别热压包覆有树脂绝缘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正负极板之间通过环氧板材质的绝缘板体作隔断,并在绝缘板体与正负极板上正负端子的弯折处设置一定的密封机构,在装配时,树脂灌胶可沿着限位条内设置的空腔流进正负端子弯折面上的限位槽内,以此方式来加强端子和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利用限位槽和延伸条之间的配合,可以便于对正负极板的快速装配,使其可以准确的将正负端子对齐,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电容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层母排。
背景技术
叠层母排又称复合母排,层叠母排,层叠母线排,复合铜排,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连接排,可算是配电系统的高速公路,与传统的、笨重的、费时和麻烦的配线方法相比,使用复合母线排可以提供现代的、易于设计、安装快速和结构清晰的配电系统。
通常在对叠层母排的绝缘方式来对其进行分类,分为树脂灌胶类、边缘开放类、边缘封边类和树脂喷涂封边四种,其中以树脂灌胶的方式最多,利用树脂热压填充在环氧板和极板之间的裸露处,利用树脂良好的绝缘性和密封性来提高母排的使用性能,因此因树脂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密封性能而为目前大多设备所采用,但是在以该种方式装配的叠层母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对母排进行装配时,正负两极的极板与绝缘膜之间仅有一面能得到良好的密封,由于极板上的端子为铜制,在一些端子和端子之间的安装时难免会让端子进行微幅的位移,导致与原先的安装位置有一定的偏差,最终影响整个设备的绝缘性和密封性,同时在母排的装配过程中,不具备将正负极板快速对准的功能,导致正负极板之间不能对准,导致装配效率较低。
结合上述提出的问题,总结原因如下:
1、传统的装配方式较为简单,仅将正负极直接放置在绝缘层上,导致在母排使用时因端子和母排之间固定不紧密,影响其间的密封性,同时利用树脂灌胶方式装配的母排存在灌胶不彻底的问题,导致极板装配不够稳定。
2、现有技术中在装配极板时不具有一定的导入机构,不能快速的将正负极板对准安装。
为此,提出一种叠层母排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层母排,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极板和母排之间固定性能不佳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层母排,一种叠层母排,包括一绝缘板体,所述绝缘板体的上下端面内分别连接有正极板和负极板,且位于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外端面上分别热压包覆有树脂绝缘层,所述正极板一端的边沿朝向负极板一侧弯折成正端子,所述负极板一端的边沿朝向正极板一侧弯折成负端子,且相邻的正端子和负端子成组设置并隔设有若干组,所述绝缘板体朝向端子一侧的上下端并沿绝缘板体长度方向设有延伸条,所述正端子和负端子的弯折处搭在该延伸条上,所述延伸条与正端子和负端子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和正端子和负端子相配合的限位条,且该限位条内设有可让树脂通过并流进端子弯折处的空腔,用于提高正端子和负端子与限位条的粘合力。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体为环氧板材质,且该绝缘板体的上下端面分别朝内凹设,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位于绝缘板体的上下凹面内,同时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长宽均小于绝缘板体内凹面的长宽。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外部分别与绝缘膜热压粘合作绝缘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正端子和负端子为铝制材质,且正端子和负端子分别等列设为六组,相邻的正端子和负端子分别错位安装在正极板和负极板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4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