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智能湿法减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4018.3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7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佩佩;韩宝禄;贺前锋;凃啸宇;李晓雪;张豆;黄林;陈锐;童巧;瞿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52 | 分类号: | B03B5/52;B03B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 修复 智能 湿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智能湿法减量装置,包括:溢流液密度检测器,所述溢流液密度检测器安装在第一溢流口或\和第二溢流口处,所述溢流液密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排出的土壤粒径大小;起升组件,所述起升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容置壳体上,并通过其起升动作控制螺旋轴件的倾斜角度;其中,所述起升组件根据溢流液密度检测器检测的土壤粒径大小实时调节起升动作幅度,以驱使从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处排出的土壤粒径大小在预设粒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溢流液密度检测器实时对排出的土壤颗粒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使用起升组件对螺旋轴件的倾斜角调节,通过倾斜角的调节达到最终的颗粒分级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智能湿法减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中,可以根据颗粒在流体介质中沉降速度的差异,将物料分成不同粒级的过程,按照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风力分级和水利分级,在涉及到水利分级中,土壤和水混合成固液混合态,通过土壤颗粒遇水软化提高破碎效率,现有技术问题在于,土壤分选装置的位置相对固定,无法根据土壤粒径大小实现动态调节,导致土壤颗粒分级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智能湿法减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智能湿法减量装置,包括容置壳体和螺旋轴件,所述容置壳体具有用于容置并安装螺旋轴件的容置室,所述容置壳体的一端形成有连通容置室的第一溢流口,于另一端形成有连通容置室的第二溢流口,所述螺旋轴件用于在其旋转过程中将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分别从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排出,所述螺旋轴件倾斜设置,并于端部水平面较高一端将大颗粒土壤从第一溢流口排出,于端部水平面较低一端处将小颗粒土壤从第二溢流口排出,包括:溢流液密度检测器,所述溢流液密度检测器安装在第一溢流口或\和第二溢流口处,所述溢流液密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排出的土壤粒径大小;起升组件,所述起升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容置壳体上,并通过其起升动作控制螺旋轴件的倾斜角度;其中,所述起升组件根据溢流液密度检测器检测的土壤粒径大小实时调节起升动作幅度,以驱使从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处排出的土壤粒径大小在预设粒径范围内。
所述溢流液密度检测器安装在第二溢流口处或靠近第二溢流口处。
所述容置室的底面设置为适配螺旋轴件边缘面轮廓的弧面。
所述螺旋轴件包括有沿容置室长度方向布置的轴体,以及固接在该轴体上并由其一端自另一端呈连续性螺旋盘绕设置的多个叶片,由一端自另一端设置的多个所述叶片与所述轴体构成了整体构型为锥形状的螺旋轴件。
于所述容置室的底面固设有衬板。
所述螺旋轴件的锥度范围为1:8-1:6。
所述起升组件通过起升动作控制螺旋轴件的倾斜角度数值范围为10°-2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用于土壤颗粒分级的智能湿法减量装置,通过溢流液密度检测器实时对排出的土壤颗粒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使用起升组件对螺旋轴件的倾斜角调节,通过倾斜角的调节达到最终的颗粒分级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轴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4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