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水稻田画株行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8298.7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龙;高崇峰;蒋佳斌;毛豪仁;段红霞;王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龙 |
主分类号: | A01C14/00 | 分类号: | A01C1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赵雷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田 画株行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水稻田画株行的工具,包括拖杆、拖杆底托、第一线齿床和第二线齿床,拖杆一端与拖杆底托一侧铰接,拖杆底托另一侧分别连接相互对称的第一线齿床、第二线齿床,所述第一线齿床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画线齿,第二线齿床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画线齿。通过将拖杆与拖杆底托之间的铰接,切换不同大小的线齿床,从而可以使整个装置轻松的对农作物的幼苗进行定位调间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田间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水稻田画株行的工具。
背景技术
清晰的、均匀的株行线是水稻种植所必须的。水稻育种及科研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栽培种植上千份水稻品种或种质资源,为了便于品种之间位置区分和田间管理,在水稻插秧之前,田间工作者根据水稻种植安排选择一定距离的株行距,需要在水稻田提前画好株行线,以便把水稻秧苗插种在株行线的交叉点位置。较为常用的株行距为5寸*5寸、6寸*5寸或6寸*6寸,田间工作者或科研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择优选择一定的尺寸。现有的一些田间栽培株行距定位操作如徒手划定株行距,此方法操作时先设定固定的行距,按照所需距离手工划行,划定一次只能生成一行,然后在行距划定基础上再徒手打孔定位株距,此方法存在着因徒手操作原因,划定株行距时容易产生划线间距误差大,从而引起定植密度不固定的情况,以及人工投入较高,费时费力的缺点。有些种植地区参照大田播种的株行距设定方法,拉线划定,先在线绳上打结固定好间距,2人拉直线绳,固定好两端,再按照线绳上的间距划定株距,然后根据提前设定好的行距一行一行的边行走边种植,此方法改进了徒手划定的误差,但拉线时需要2个以上人工,仍然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且单固定株距,行距存在较大误差。这些方法都存在误差较大、效率不高、容错率低、人工成本高、工作繁琐等问题。个别地方田间管理者使用田间画格子装置,虽节省降低误差,但因设计简单,且齿与齿之间尺寸固定,一旦改变株行距距离,如5寸*5寸改成5寸*6寸,就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更换装置,在田间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水稻田画株行的工具。该工具拥有5寸和6 寸两个常用尺寸的画线齿,在水稻种植时可以便捷控制株行距,使水稻按照种植方案均匀种植,解决现有工具更换繁琐的问题。由于存在两个常用尺寸,增加了该工具一定的重量,使用该工具能够快速在水稻田画出线条清晰均匀,解决现有背景技术下株行距误差较大,容错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等的问题。
一种在水稻田画株行的工具,包括拖杆、拖杆底托、第一线齿床和第二线齿床,拖杆一端与拖杆底托一侧铰接,拖杆底托另一侧分别连接相互对称的第一线齿床、第二线齿床,所述第一线齿床上均匀间隔分布多个第一画线齿,第二线齿床上均匀间隔分布多个第二画线齿。通过将拖杆与拖杆底托之间的铰接,切换不同大小的线齿床,从而可以使整个装置轻松的对农作物的幼苗进行定位调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拖杆底托为连接柱构成的长方体框架,包括四根高连接柱、两根宽连接柱和两根长连接柱,沿长度方向的两根高连接柱一端通过连接块与第一线齿床连接,沿长度方向的另外两根高连接柱一端通过连接块与第二线齿床连接。长方体框架结构简单,易于维修,且长方体结构稳定性好。在对田间农作物幼苗进行定位后,该长方体框架清洗便捷,干燥速度快,从而提高了装置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长连接柱中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中部设置有两块相互对称的铰接板,连接杆与铰接板为焊接或一体成型。通过设置连接杆与铰接板,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田间农作物对株行距的需求,同时在对田间农作物进行株行距定位时,便于拖动工具,完成对田间农作物的行间距进行调节,提高了整个装置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拖杆与拖杆底托通过两块相互平行对称的铰接板铰接,两块铰接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挡板与铰接板共同组成侧边开口的用于容纳拖杆的中空腔体。通过设置挡板,限制拖杆沿铰接板转动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龙,未经刘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8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