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88098.1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9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董佳斌;杨涛;王金伟;张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多种 运营 场景 充电 结构 | ||
1.一种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1)和安装附件,安装附件为转接装置(2)、底部固定装置(5)或移动底座(8);当安装附件为转接装置(2)或底部固定装置(5)时,充电桩(1)通过安装附件安装于充电桩预设位;当安装附件为移动底座(8)时,无充电桩预设位;
转接装置(2)为主体为矩形板(11),矩形板(11)的四个直角处均设有延展部(12)、矩形板(11)上设有转接装置安装孔(3);转接装置(2)上的每个延展部(12)由连接部(13)通过固定孔A(4)固定在充电桩(1)背面;转接装置(2)通过与转接装置安装孔(3)同等数量的固定件固定于充电桩预设位;
底部固定装置(5)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充电桩预设位;底部固定装置(5)顶部设有多个固定孔B(7),底部固定装置(5)整体为框架状,底部固定装置(5)顶部开有过线孔A(6);充电桩(1)放置在底部固定装置(5)上方,充电桩(1)由固定件通过固定孔B(7)固定在底部固定装置(5)上,进线电缆从底部固定装置(5)内通过过线孔A(6)进入充电桩(1)内;
移动底座(8)包括多个底部滑动装置、支撑件和上部固定面,多个底部滑动装置设置于支撑件底部,支撑件顶部连接上部固定面;上部固定面上设有固定孔C(10)和过线孔B(9);充电桩(1)通过固定孔C(10)固定于移动底座(8)顶部的上部固定面上;进线电缆通过过线孔B(9)进入充电桩(1)内;滑动装置上设有制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安装附件为转接装置(2)时,充电桩预设位为墙面,当安装附件为底部固定装置(5)时,充电桩预设位为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将转接装置(2)固定在墙面的固定件、将底部固定装置(5)固定在地面的固定件均为膨胀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矩形板(11)上其中一对相互平行的侧边上均对称设有转接装置安装孔(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充电桩(1)固定在底部固定装置(5)上的固定件为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固定装置(5)为水平方向上中空的立柱,且立柱的中空部位贯穿立柱两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移动底座(8)底部的滑动装置为滚轮,制动结构为轮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多种运营场景的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移动底座(8)上部固定面与充电桩(1)背部形状尺寸相匹配;上部固定面与支撑件之间呈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80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双层颈膜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自动升降工作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