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缆故障探测仪实验室精度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85863.4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3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葛军凯;郑新龙;张磊;胡凯;卢志飞;何旭涛;李渊;卢正通;李国祝;杨国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量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S19/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探测仪 实验室 精度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缆故障探测仪实验室精度检测系统,涉及涉及探测仪检测领域。目前,海缆故障探测仪的下海检测难度大,且效率低。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电源、海缆、第一GPS定位器、海缆故障探测仪、第二GPS定位器、移动平台、处理器;交流电源一端与海缆一端相连,交流电源的另一端接地;海缆中部设故障点;第一GPS定位器位于海缆的故障点处;第二GPS定位器与海缆故障探测仪位于同一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带动海缆故障探测仪移动;处理器与第一GPS定位器、第二GPS定位器、海缆故障探测仪通讯相连。在本技术方案中,无需出海实测,在实验室内验证海缆故障探测仪的可靠性,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排除干扰,准确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仪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缆故障探测仪实验室精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海洋权益日趋重视,海底电缆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人为的船锚破坏,加上自然环境的洋流影响等,海底电缆的故障率也逐年升高。所以对故障检修提出更高的要求,缩短检修时间对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供电效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用于检测海缆故障的海缆故障探测仪尤其重要,海缆故障探测仪出现问题后,会导致检测精度降低,故障定位出错,影响检修速度,故需要对海缆故障探测仪定时进行检测,但海缆故障探测仪的下海检测难度大,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海缆故障探测仪实验室精度检测系统,以达到快速准确检测海缆故障探测仪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缆故障探测仪实验室精度检测系统,包括交流电源、海缆、第一GPS定位器、海缆故障探测仪、第二GPS定位器、移动平台、处理器;
交流电源一端与海缆一端相连以提供交流信号,交流电源的另一端接地;
海缆中部设故障点,海缆一端为与交流电流相连的交流电源连接端,另一端为接地的接地端,接地端的阻抗小于4Ω;
第一GPS定位器位于海缆的故障点处,提供故障点的具体物理坐标;
第二GPS定位器与海缆故障探测仪位于同一移动平台上,第二GPS定位器为海缆故障探测仪提供具体的地理坐标;
移动平台带动海缆故障探测仪移动,以模拟海缆故障探测仪在海底探测过程中的运动;
处理器与第一GPS定位器、第二GPS定位器、海缆故障探测仪通讯相连,以进行海缆故障探测仪的精度检测。
在本技术方案中,无需出海实测,在实验室内验证海缆故障探测仪的可靠性,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排除干扰,准确性更好。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交流电源、海缆、第一GPS定位器、海缆故障探测仪、第二GPS定位器、移动平台、处理器均设于室内。各设备位于室内,不受环境影响,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室内,可以将设备预设好,除了要检测的海缆故障探测仪,对不同海缆故障探测仪进行检测时,不需要调整其他的设备,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室内还设有轨道,所述的海缆与轨道平行设置,所述的移动平台上设有与轨道相配的移动装置。轨道固定,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及快速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轨道距离海缆3-4米,轨道长为8-20米。轨道的位置稍远于实际在海下测量海缆的距离,以进一步提高海缆故障探测仪检测的可靠性,轨道长为8-20米,使其能经过海缆的故障点,轨道过短容易造成误判,轨道过长,则要求场地大,增加实验成本,且提高检测精度有效,本技术方案的轨道距离海缆3-4米,轨道长为8-20米,兼顾成本、检测的效率及效果。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处理器设有输出装置,以区别故障及非故障海缆故障探测仪。当海缆故障探测仪为故障海缆故障探测仪时,输出装置可以报警提示,检测结果更为直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量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量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5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的人造石材成型设备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