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4870.2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6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刚;杨春雷;王二平;王达;王琦;袁啸岩;李桐;王祥;李锁辉;张艳鹏;陈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涂华明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断面 移动 门式模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中,滚轮滚动连接滑轨,滚轮的一部分容纳于壳体中,转轴穿设于滚轮且设在壳体中,底板固定于壳体的顶部,滑套设在底板端部,电动推杆套设与滑套,电动推杆的顶部连接第一固定块的底部,支柱固定于底板的顶部,支柱连接第一固定块,网状支撑架设在支柱之间,伸缩杆设在支柱外侧,伸缩杆在远离支柱的端部设有弧形撑板,弧形撑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一螺纹筒两端分别经由第一螺纹柱连接第二固定块,以及经由第二螺纹柱连接支柱。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实现对隧道侧面进行稳定支撑,操作简单,支撑稳定,提高施工效率,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
背景技术
隧道工程施工在初期支护内侧施作的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组成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承担由于隧道初期支护可能劣化而作用于二次衬砌上的荷载或由于软岩蠕变、环境条件变化等引起的附加荷载以及作为安全储备。
但现有技术均存在如下缺陷,如整体衬砌台车适用于围岩较好、线路较长、单一断面、小半径隧道,变断面尺寸及轮廓隧道需采购多组台车,增加了成本投入,且各断面交叉作业,材料、设备运输不便;满堂红脚手架适用于任意断面、地质条件良好地段的二衬施工,但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体量大、阻隔设备材料通道,高空作业多,安全隐患大,尤其针对CRD工法超大断面隧道,成本和工期不可控。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均存在如下缺陷,整体衬砌台车适用于围岩较好、线路较长、单一断面、小半径隧道,变断面尺寸及轮廓隧道需采购多组台车,增加了成本投入,且各断面交叉作业,材料、设备运输不便;满堂红脚手架适用于任意断面、地质条件良好地段的二衬施工,但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体量大、阻隔设备材料通道,高空作业多,安全隐患大,尤其针对CRD工法超大断面隧道,成本和工期不可控等情况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包括:
一对滑轨,其平行布置于地面上,
若干个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所述滑轨,滚轮的一部分容纳于壳体中,
转轴,其穿设于所述滚轮且设在所述壳体中,
底板,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滑套,其设在所述底板端部,
电动推杆,其套设与所述滑套,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连接第一固定块的底部,
支柱,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支柱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
网状支撑架,其设在所述支柱之间,
顶板,其连接于所述网状支撑架顶部且架设于支柱上,
伸缩杆,其设在所述支柱外侧,所述伸缩杆在远离所述支柱的端部设有弧形撑板,所述弧形撑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块,
第一螺纹筒,其两端分别经由第一螺纹柱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经由第二螺纹柱连接支柱。
所述的一种隧道变断面的可移动门式模架中,可移动门式模架还包括,
固定板,其固定于所述底部,
电机,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主动轮,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4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便捷的装配式整体卫生间
- 下一篇:一种试样缺口压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