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与腐蚀的复合型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1626.0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祈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3 | 分类号: | F16L21/03;F16L53/70;F16L59/18;H01F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腐蚀 复合型 密封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与腐蚀的复合型密封件,外壳两端均连接有封板,两个封板之间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外壳内侧位于两个封板之间位置处套接有防腐蚀套,防腐蚀套内侧中部套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侧连接有加强环,支撑块两端均连接有U型定位环,U型定位环内侧连接有U型耐磨环,通过隔热筒与隔热密封环的配合,减少安装管内部温度向外传递的热量,从而保护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同时,通过设置在封板和外壳的散热孔,能够增强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内的温度传递,从而避免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温度过高,通过外壳、封板和防腐蚀套的配合,能够防止外部环境腐蚀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影响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与腐蚀的复合型密封件。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常常要用到密封结构对管路与管路之间及机器设备的机件与机件之间进行密封连接,以保证被连接的两部分紧密贴合在一起,防止泄漏现象的发生,当前,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多使用市场上常见的密封垫、密封珠等密封件作为密封结构对设备的机件与机件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
但是现有密封件在使用过程中其硬度容易随温度发生变化,密封件易松动而带来机件不稳、密封失效的问题,导致机件内部的机械用油等液体发生泄漏,需要频繁更换密封结构的同时易产生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与腐蚀的复合型密封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密封件在使用过程中其硬度容易随温度发生变化,密封件易松动而带来机件不稳、密封失效的问题,导致机件内部的机械用油等液体发生泄漏,需要频繁更换密封结构的同时易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与腐蚀的复合型密封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均连接有封板,两个所述封板之间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外壳内侧位于两个封板之间位置处套接有防腐蚀套,所述防腐蚀套内侧中部套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连接有加强环,所述支撑块两端均连接有U型定位环,所述U型定位环内侧连接有U型耐磨环,所述U型耐磨环内侧底端设置有硬胶支撑环,所述硬胶支撑环顶端连接有密封面,所述密封面顶端中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面底端中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侧两端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抗压弹簧,所述U型定位环内侧连接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两端均安装有隔热密封环,所述U型耐磨环内侧位于密封面顶端位置处套接有安装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外侧与封板外侧尺寸相同,所述散热孔贯穿外壳。
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套外侧与外壳贴合,所述防腐蚀套两端均与封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套内侧与U型定位环外侧贴合,所述密封面尺寸与硬胶支撑环尺寸相同,所述U型耐磨环内侧与密封面外侧贴合。
优选的,所述隔热密封环高度与两个U型定位环和支撑块高度之和相等。
优选的,所述隔热密封环外侧与安装管内侧贴合,所述封板内侧与安装管外侧贴合,所述安装管底端对应定位槽位置处开设有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隔热筒与隔热密封环的配合,减少安装管内部温度向外传递的热量,从而保护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同时,通过设置在封板和外壳的散热孔,能够增强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内的温度传递,从而避免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温度过高,影响密封效果,同时延长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的使用寿命,通过外壳、封板和防腐蚀套的配合,能够防止外部环境腐蚀密封面和硬胶支撑环,影响密封效果。
2、通过支撑块和加强环的配合,能够增强此密封件的抗压能力,通过与外壳的配合防止因外界碰撞而造成的变形,同时与U型定位环的配合,能够防止因热量过高而造成的变形,避免密封失效,同时提高此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祈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祈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1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器、终端及充电系统
- 下一篇:高精度永磁特性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