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流罩结构、短舱系统、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81395.3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沙勐;汪骏;张举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29/06 | 分类号: | B64D2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 地址: | 2000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结构 系统 航空发动机 飞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流罩结构、短舱系统、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其中整流罩结构包括:吊挂侧整流罩、反推侧整流罩和后段整流罩,吊挂侧整流罩与台架连接,反推侧整流罩与铰链梁连接并跟随反推装置旋转,吊挂侧整流罩与反推侧整流罩沿铰链梁的旋转周向间隔设置,后段整流罩与吊挂侧整流罩和反推侧整流罩错位设置,后段整流罩与移动外罩连接。吊挂侧整流罩、反推侧整流罩以及后段整流罩可以减少反推装置与台架之间的气动性能损失。反推侧整流罩跟随反推装置一起旋转时,不会与吊挂侧整流罩发生干涉。后段整流罩与吊挂侧整流罩和反推侧整流罩错位设置,使得三者在铰链梁的旋转周向上不会相互干涉。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提高了发动机的维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流罩结构、短舱系统、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对于典型的C型结构反推装置,单半的C型结构通过铰链与台架连接,铰链点位于铰链梁腔体内部,当需要对发动机本体进行检修时,通过发推维护打开作动系统,使单半C型结构绕铰链打开至指定角度。另一方面,为保证短舱外流道形面的完整性,铰链梁腔体上表面需设计整流罩结构来减少反推与台架之间的气动性能损失,在反推维护打开过程中,位于铰链点上方的整流罩结构会向吊挂一侧旋转。但是,位于铰链梁上方整流罩结构在反推维护打开过程中,与飞机台架会发生干涉,增加了反推装置维护打开的时间,使发动机本体的维修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位于铰链梁上方整流罩结构在反推维护打开过程中,与飞机台架会发生干涉的缺陷,提供一种整流罩结构、短舱系统、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流罩结构,其应用于短舱系统,所述整流罩结构包括:吊挂侧整流罩、反推侧整流罩和后段整流罩,所述吊挂侧整流罩与台架连接,所述反推侧整流罩与铰链梁连接并跟随反推装置旋转,所述吊挂侧整流罩与所述反推侧整流罩沿所述铰链梁的旋转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后段整流罩与所述吊挂侧整流罩和所述反推侧整流罩错位设置,所述后段整流罩与移动外罩连接。
在本方案中,吊挂侧整流罩、反推侧整流罩以及后段整流罩可以减少反推装置与台架之间的气动性能损失。吊挂侧整流罩与台架连接,而反推侧整流罩与铰链梁连接并跟随反推装置旋转,并且吊挂侧整流罩与反推侧整流罩沿铰链梁的旋转周向间隔设置,使得反推侧整流罩跟随反推装置一起旋转时,不会与吊挂侧整流罩相互干涉。后段整流罩与吊挂侧整流罩以及反推侧整流罩错位设置,使得三者在铰链梁的旋转周向上不会相互干涉。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降低了反推装置维护打开的时间,提高了发动机本体的维修效率。
较佳地,所述吊挂侧整流罩的一端与所述台架连接,所述吊挂侧整流罩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反推侧整流罩的方向延伸并具有第一端点,所述反推侧整流罩的一端与所述铰链梁连接,所述反推侧整流罩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吊挂侧整流罩的方向延伸并具有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分别与旋转点连接形成的夹角为实际旋转角度α,所述反推装置具有最大旋转角度β,所述实际旋转角度α大于所述最大旋转角度β。
在本方案中,吊挂侧整流罩上具有第一端点,并且反推侧整流罩上具有第二端点。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分别与旋转点连接形成实际旋转角度α,并且实际旋转角度为第一端点自旋转点旋转至第二端点的角度。即,实际旋转角度可以理解为反推侧整流罩或反推装置打开,而吊挂侧整流罩对其产生干涉时,反推装置和反推侧整流罩旋转的角度。反推装置的最大旋转角度为在维修打开过程中,要求反推装置打开的角度。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实际旋转角度大于最大旋转角度时,保证了反推装置和反推侧整流罩在旋转时,吊挂侧整流罩不会对其产生干涉,降低了反推装置维护打开的时间,提高了发动机本体的维修效率。
较佳地,所述吊挂侧整流罩沿所述铰链梁的轴向向靠近所述后段整流罩的方向延伸。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吊挂侧整流罩沿铰链梁的轴线向靠近后段整流罩的方向延伸,保障了气动外流道的完整性,更好地降低了反推装置与台架之间的气动性能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1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